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前篇)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
兵庫縣立美術館
2007年6月23日
演講: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座談: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古山 正雄
安藤 忠雄
2007年6月24日
演講:妹島 和世
蓑 豊
座談:妹島 和世
蓑 豊
安藤忠雄
前陣子狂看安藤建築,衝動之下,得知座談會消息,
隔天立刻到郵局匯款報名,順便給自己留宿神戶一晚的藉口。
倒是報了之後,有段時間對安藤建築冷了下來,
座談會前一天還賴著不想收行李,一方面又擔心自己聽不懂,
而這種猶豫及不安,直至搭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達會場後,
見到安藤建築,作為會場的兵庫縣立美術館,那一瞬間,完全瓦解。
「光線的反射及建築的配置真是無話可說!」
六月初逛完淡路島後,對安藤建築有些抱怨及挑惕,
明明在心中壓抑著對安藤建築的崇敬及欽佩,見到作品時還是忍不住讚嘆及感動。
是個無雲的晴日,最適合安藤建築的演出,可惜太晚抵達現場,
要在人群之中殺出個完美取景,還真困難。
此次活動名額限700人,身份不拘,
沒有太深的理論以及專業術語,任何人皆能輕易接觸,
意外的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學生佔大部份,多是建築及美術相關科系出身,
而演講的皆為名建築師,許多建築系學生,是為了一睹偶像風采而來吧。
活動名稱「建築與美術 以及環境」,演講者多把重點放在「美術館」的設計之上,
雖然美術館的確是「建築、美術、環境」之集大成,
但只用美術館來詮釋此講題,未免太過可惜,
且演講者們多就自己的作品做分析,未有太過系統性的介紹,
建築與美術的結合,應有更多面向的課題能發揮。
不過能夠聽到建築師們,用各種不同出發點來設計自己獨特的美術館,的確值得,
我也學會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觀賞建築與人的關係。
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果然有許多聽不懂的地方。
演講有ppt輔助,大致能理解透徹,
但座談會可是不照腳本來的,尤其是安藤先生低沉沙啞的嗓音,
說起話來還真有點含糊。
加上自己的聽力本就不是極佳,座談會只能勉強抓到關鍵字。
(事後在日本網頁上提到自己聽不懂一事,有日本人反應,
「身為日本人的他也有許多聽不懂的地方」,說是現場音響效果太差,
這倒給了我一些安慰及信心)
在此摘錄第一天千葉学先生及阿部仁史先生的演講內容,
用自己的詮釋方式整理出來。
千葉学先生首先挑選了他所喜歡的一些攝影作品給大家欣賞,
這些作品多是以大自然為背景,而上面點綴著一些人工設計。
例如在岩石層上劃過一道人工直線、在海岸放置大鐵罐,
透過鐵罐所見到的,是經過「鐵罐」這個人工物體,所框起來的藍天白雲。
建築也是如此。如何將建築這樣一個人工物體,
擺進大自然之中,則是建築家們所考慮的課題。
接著千葉学先生舉了幾個自己的作品為例。
一是座落於東京某條小巷,左臨木造日式舊房舍、右臨水泥公寓的一棟白色建築。
千葉先生提到當初接到這個case,實在煩惱,
小巷擁擠,而左右房舍風格不一,景致很差,
連要在建築上開個窗都困難,因為不知窗戶該面對哪兒好。
千葉先生想到了個妙法子,他將窗戶切割成數塊,
每塊使用不同材質及反射的玻璃,
望出窗外時,就如見萬花筒一般,四周景色變得有趣了起來。
另一棟是位在富士山麓下的導盲犬訓練中心(日本盲導犬総合センター)。
為了與景致融合,這個訓練中心整體呈平面,
水平望去便與後方的富士山融為一景,
而為了讓室內也能觀賞到富士山的壯麗景色,
千葉先生在高挑的室內,近天花板的地方開了扇窗,
而透過此扇窗所見到的,剛好是富士山頂部份。
阿部仁史先生則是以美術史的方向著手。
教堂壁畫是推動西洋美術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教堂壁畫是配合著教堂本身建物而繪製上去的。
例如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畫面整體由後方延伸,
當這幅畫置於教堂壁上時,教堂的空間是往後延伸的,
繪畫成了建物的一部份,是建物的延伸體。
又如米開朗基羅西斯汀大教堂的創世紀一畫,
教堂天井成了世界源起以及開端的上演空間。
但隨攝影技術發展,繪畫「呈現真實」的作用被照片所取代,
美術作品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分離,
而當「美術館」這樣的空間興起,美術館成了與外界隔絕的獨立空間,
作品一個個陳列在館中,與美術館建物本身並無任何連繫或融合。
阿部先生認為,建築與美術,該是再次融合的時候了。
阿部先生舉的例,是古根漢在西班牙的分館「畢爾包美術館」(Bilbao),
畢爾包不僅是一個美術館,他塑造了整個城市的氣氛,
將原本默默無名的這座重工業小城,轉身一變成了文化藝術重鎮。
阿部先生另外提到,人們對於「空間」的概念不停在改變。
他用新宿的八公忠犬銅像舉例,以前「新宿八公銅像」旁,是人們相約的地點,
但有了手機之後,八公銅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力,
人們對八公銅像這個空間的想法及概念,也因此有了轉化。
另外,隨著大眾媒體的發展,我們並非一定要親自到達現場,
才能參與現場的那一瞬間。空間因此失去了即時性及臨場性。
以上是簡單的演說內容摘要。
座談會時有位建築系大一學生,問道自己剛踏入這個學門,
並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才華、是否適合建築這條路,
阿倍先生的回答「關於有沒有才能,是無法看出來、也無法測量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與否」,
而主持的古山正雄先生則說「才能的有無是很明顯的。
就像人的容貌姿態有好有壞。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自我認識,且如何運用。」
兩位老師的回答並不相同,但想來道理皆是相通的。
如何做、如何選擇、如何往前走,選擇權在自己,而不是在於才能或條件的有無。
最後補充一點自己的想法。千葉先生的演講,引起我所好奇的是,
建築究竟是將自然裝進人工,抑或是將人工擺進自然?
或是建築將人與自然隔離,在面對大自然的奧秘以及不可預測時,
用人工的堡壘將人類包圍,使得自然的猛獸無法侵襲。
幾千年來,人類創造各種方式,來抵抗自然,也因此有了「建築物」的產生。
到了現在,我們有改變自然的能力,
狂牛病、愛滋病、溫室效應,更展現了人類的力量強大到足以破壞自然。
此時人類所該思考的,並不是抗拒自然、害怕自然、將自己與自然隔離,
應是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漸漸摸索出與自然共存的協調方式。
兩天內所聽的這幾位建築師演講,大多往「建物與自然的融合」這樣的方向思考著手,
而這是否為21世紀建築該發展的方向?
對於建築沒有太多研究的我,無法清楚預言,
但關於人類與自然如何共存這點,我知道,該是反省的時候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妒嫉....*10,000次 :P
回覆刪除前兩週前往北歐幾個國家,在芬蘭赫爾辛基市的現代美術館也有個展演談人與環境,幾個不同藝術家以非常感性(抽象
回覆刪除畫或攝影)到非常科學(量測河流不同區域的土壤並作分析與展示樣本)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於環境的認知.當人類過度開
發地球過度使用資源之後,會再度省思兩者間的關係或趨向保守;但就像鐘擺一樣,最後還是會尋找最適於兩者發展的
解決方案,這可要靠人類的智慧了.謝謝分享建築大師們與您的看法.
Ling
回覆刪除您好,謝謝您的留言。
環保問題的確是全球矚目的焦點,果然在建築這方面,也不例外。
「當人類過度開發地球過度使用資源之後,會再度省思兩者間的關係或趨向保守;
但就像鐘擺一樣,最後還是會尋找最適於兩者發展的解決方案」
希望尋找到平衡的這天能夠早日到來,也希望在找到平衡之前,
生態不要再被繼續破壞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