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八坂神社結婚式&八千代披露宴





先說說與這位姊姊的緣份。



2006年初到京都,閒來無事便在網路上找語言交換,

見到了個人資料寫著「興趣看音樂劇、傳統文化,職業老師,想學中文」的女生,

不知哪來的勇氣,立刻寫封信過去約見面。

第一次聊天就發現我們都是從小學音樂長大的,都是獨生女,

她大學及研究所讀的是音樂系,喜歡音樂劇和傳統戲劇, 

目前在京都造型藝大附設的「子供大學」──用藝術來教育兒童的機構──當老師。



我和她表示我對日本的傳統文化很有興趣,

於是我們常約出來一同看戲、逛神社寺院、玩耍,

甚至她介紹我參加工作坊,於是我學了日本舞踊、她跳了能,

2007年回台灣後不到幾個月,

原本以為她只是客套說說,沒想到她竟然跑到台灣找我玩了一趟。



2009年又到京都,第一件事就是找她出來玩耍,

而她和我開口的前幾句話,就是──我要結婚了!

我們那天還一起去看了婚紗,滿心歡喜等待她十二月婚禮的到來。

她可愛地表示:我要在神社辦婚禮,因為我想穿和服結婚!



婚禮是在稍有寒意的十二月。

下午在八坂神社舉行神前的結婚式、接著到日式料亭「八千代」用餐。

據說在神社的儀式,一般只讓親人參加列席,

她破例多請了四個好友,其中包括我。說是難得有機會,想讓我體驗純日式的婚禮。



為了這天,我也努力地穿上了和服,午後前往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的社務所裡面有婚禮儀式使用的等待室,

只見新人坐在前面桌旁,身著厚重和服,行動不便,

客人坐成兩排,分做男方及女方親友,

待儀式開始,我們便列隊離開社務所,前往主殿,

由於新人一身正式和服禮裝,一路上成為觀光客矚目的焦點。

更有趣的是「子供大學」的家長及小朋友們,列隊在外面等待歡呼,

小朋友手持扇子,扇子上貼的是新娘的照片及祝福的字樣,

都是小朋友及家長手工的,好可愛!



八坂神社可辦儀式的有兩個地方,一是位在神社中間的舞殿,是開放式的,

平時路過若有機會,便可看到在辦儀式的新人,

另一個主殿則是不對外的。

儀式約三十分鐘,唸唸經文及誓文、除厄祈願等等的,還有巫女獻舞。



結束後回到社務所的二樓,拍攝團體紀念照。

第一張是親人們合照、第二張才加上我們四個友人大合照。



拍完照後,新人準備了好幾輛計程車,載賓客們前往用餐的料亭旅館,

位在南禪寺附近的「八千代」。



日本的婚禮是很貼心的,主人要把客人的位置都打點妥當,

例如我們四個「友人團」,由於都是年紀相似的女生,

從一開始就被排在同一列座位、搭同一輛計程車、用餐位置也相鄰,

為的是讓客人不被冷落,能夠有伴。



到了料亭,在接待處拿出禮金,接著便等待入席。

宴客人數並不多,二十來位,主人準備了詳盡的座位表,

除了每位客人的名字外,上面還寫著與主人的關係──「某某大學教授」、「新娘友人」等等。




有趣的是,等待時和其他賓客聊天,才得知如此「純日式」的婚禮,

他們也都是第一次參加!

第一次在神社觀禮、第一次在日式料亭吃晚宴,

不僅對我,甚至對其他日本賓客來說,這一切都是新鮮的體驗。





進會場後,大家鬆了一口氣,還好桌前擺的是椅子,不必跪坐。

每個人桌上擺著滿滿的東西,除了餐具及菜單,

還有寫著每個客人名字的小卡,打開之後裡面有新人親筆寫的感謝函,

每個人拿到的內容都不一樣喔!很令人感動呢!




另外有祝賀用的紅白饅頭,以及一條手巾,

據說這是新娘服務的京都造型藝大,畢業生幫忙設計的。








取代酒杯塔或蛋糕塔的,是新人們合力用槌子敲開一桶酒,

並且分給現場賓客們一同敬酒。

 


正與鄰座女生討論著,原來日本也盛行用電腦播放新人的成長紀錄,

才想日式會場應該不興這套吧!

結果會場後面的屏風被移了開,推出了一台電腦,

直接將後面牆上的淡淡水墨畫當作投影螢幕了。



宴會當中還有許多精心設計的表演。

新娘的好友,說大學時代被新娘拉去唱由新娘自己編導的音樂劇,

結果這位好友竟從此之後主修聲樂。因此現場獻唱了一曲。



途中新娘換裝,入席時帶了一個「子供大學」畢業的小朋友,

送給現場來賓一人一包京都最有名的金平糖「綠壽庵清水」。



 


甚至,我們一同學習能樂的老師,上台獻唱了一曲能樂地謠「高砂」。

最後在新娘朗讀寫給爸媽的信件時,大家幾乎都濕了眼眶。



在與其他來賓的談話中,我了解了新娘的更多面向。

她一直是很有活動力、很認真、有些任性、有些撒嬌、有些些霸道的大姊,

大家雖然拿她的「任性」沒輒,卻都很喜歡她,

甚至覺得保持這些特質,才是最率真最可愛的她。



能夠見到她有個幸福的婚姻,身為外國友人的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宴客最後拿到的是一本厚冊子「引出物」,讓賓客回家自己選擇想要的回禮。
可以直接投明信片回函,過幾天回禮就會寄到家中,或是用更進步的方式,上網輸入密碼登記。




人生中第一次選擇的「引出物」,左挑右挑想了老半天,

選了筆袋,每天放在包裡要使用時,就會想起婚宴的那天,

想起新娘不知過著如何的新婚生活呢。





演奏音符及演奏入魂的兩回事



昨日與一位同是從小音樂班出身的學妹聊天,
有趣的是我們都經歷過:
鋼琴觸鍵不佳→接觸到好老師而被鍛鍊基本功→搞清楚彈鋼琴是怎麼一回事
的音樂學習歷程。

上面說明好像有點霧煞煞,細細說來是這樣的。

彈鋼琴,重要的基本功夫是觸鍵,
琴鍵並不是輕輕碰下去、讓他發出聲音即可,
而是要訓練手指的力道,讓琴鍵整個「壓到底」,敲擊琴弦發出最大的共鳴,
若能夠使琴鍵發出最大共鳴,接著便可以控制力道及角度,讓他產生更多種音色及音量。

我初學鋼琴時跟隨的老師,並不太要求觸鍵,
因此就算能夠彈奏技巧不錯的曲子,自己也覺得聽起來「少了什麼」,
直到後來換了老師,被指出「觸鍵不夠紮實」的大問題,
實際練習過後,才搞清楚以前總覺得表現不出音色與層次,究竟是怎麼回事。
(話說如此我是非常懶得練琴的,所以至今還是彈得破爛有餘)

練習觸鍵的最好方式,當然就是練音階。
每個音、一顆顆,紮實地往下彈,讓琴弦擊出最好的共鳴。

弦樂器也是。
剛進張正傑老師門下時,每次上課都被要求要拉「空弦」。真是很無聊又不得不做的訓練。
老師總和我說:妳的弓和弦沒有磨擦!要磨擦!
一開始不能理解,我明明就是有磨擦才發出聲音的啊,怎麼說我沒有磨擦呢?
自己成長之後才知道,所謂「沒有磨擦」,是指弓和弦並不是用最好的角度、用最紮實的方式,
將自己的手臂力量往下放,讓弓與弦發出最有共鳴的磨擦,
不過是隨意將弓在弦上磨一磨,讓他勉強發聲而已。

因此老師要求拉空弦,練曲子之前先試著抓到弓在每個弦上該有的角度及最紮實的磨擦,
再來練習其他曲子。

練習日本樂器,發現基本原則也是一樣的。

偶爾有機會聽教室的學姊們演奏日本箏,
總覺得不過是把音彈出來而已,不怎麼確實、音色不怎麼共鳴,
後來有機會遇到了十分善於演奏的老師,
才發現原來日本箏有那麼多的音色變化及表現力!
原來,之前練習的教室,老師的要求也只是限於正確彈奏出譜上音符,
而並非將每個音演奏確實,讓弦發揮出最佳的共鳴,
才讓我錯怪了這項樂器的最佳表現能力。

啊,演奏音符及演奏入魂,是兩回事啊。

從小被要求的鋼琴觸鍵、大提琴弦磨擦,
這項道理原來套在其他樂器上,也是共通的。我又有了一項新的領悟。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茶道雜感





去年十一月底,考了這樣一張證書。


其實這張證書不算難,也沒有實質用處


只是花一點時間把書背一背而已。

日本本來就興行各式證照,

似乎所有技能、興趣、愛好,都可以拿個標準來檢測。

2008
年終於也開始了茶道文化檢定,共分四級,

去年第一次應考,挑了第二階的三級,

合格了隔年便可參加二級檢定。


既然都明說是「文化」,考的當然只是相關知識的筆試。

這和懂不懂茶道禮節、或是實際的泡茶程序(日文稱「点前」),又是兩回事。

打個比方,懂了音樂史,熟記莫札特與貝多芬的生年月日,

並不代表能夠演奏莫札特及貝多芬,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所以這張證書,還不好意思和茶道老師以及同學知道呢,

只怕見笑,就當做是好玩的紀念啦!


茶道可不是三言兩語可道盡的──


話雖這麼說。


有時候也想問日本文化的本質,究竟是不是三言兩語可道盡的?


例如許多時候重「形」。

在茶道「点前」的許多煩雜手續中,

藏著待客之心、惜物之情,

因此需要做很多(在平常看來可能是多餘)的動作,

把乾淨的「棗」在客人面前多擦一次啦、

或是調整茶碗的方向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等等,

日本人的學習方式,是用身體去記憶這些動作,

待自然而然成反射之後,慢慢體會箇中尊敬、謙卑、惜物等意義。


這些不僅是藏在傳統藝能當中,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也是。

吃飯前說「いただきます」,吃完說「ご馳走様でした」,

原本的意義是「我要享用您奔走而為我準備的豐盛餐食」,

但真正抱著這種心意而說出口的,又有多少人呢?

而,學會了茶道点前繁雜的手續,

真的就能學到尊敬謙卑之心,及惜物之情嗎?

或是,要懂得這些道理,一定得用這種設有門檻,一般人不易接觸的方式來習得呢?

還是這些門檻,只是打著為了維繫傳統的口號,來保護少數「傳統藝能」的從事者呢?


做了那麼多程序,就只為了懂「三言兩語可道盡」的道理。


究竟是「形式」還是「形骸」,區隔只在一線之間,而我還沒學會。

前進座初春特別公演─人情噺 『双蝶々雪の子別れ』、狂言舞踊 『釣女』



前進座劇團


前進座初春公演

2010.01.17(日)南座


人情噺 『双蝶々雪の子別れ』

狂言舞踊 『釣 女』-戎詣恋釣針ー


平常進南座的機會不多,

有些是冷門劇碼,興趣不大,怕錢花了不值得,

但碰上熱門劇團或演員,又總是一票難求。


碰巧兩次在京都的正月,

都遇上了前進座的初春公演,

對這個劇團倒沒有熱愛或執念,

只是新春總有留學生特別優惠,1500日圓的二等席,原價6500


畢竟接觸歌舞伎機會不多,回想起來看能的機會還多了些。

對上次的演出印象模模糊糊(竟已是三年前),五重塔之類的來著,

大概是把近代劇本用歌舞伎身段配上服裝背景演了出來,

不今不古、節奏不急不徐,營造出了一種奇怪的氣氛,

硬要說好看也說不上,但許多元素對我來說還是新奇有趣的。


今年的初春公演,再度證實了三年前的感想。

就算是新編歌舞伎劇本─以明治時期三遊亭圓朝的的落語劇本,

改編成上卷「噺」(以落語方式表現)、中下卷「歌舞伎」的表演形式,

故事終究是圍繞著義理及人情打轉,親情與人情的交戰及選擇,

最後就在劇情往上拉到高潮的瞬間,

還沒給觀眾明確的答案,就落幕了。


真是個平穩、樸實的敘事方式─

不給過多的情緒,花俏的演技,

只給必要以及一些細微不必要的劇情敘述,

最後是個開放式劇情,所有的結尾就這麼拋給觀眾定論。


究竟好不好看呢?

這大概與開放式的結尾劇情一樣難定論吧。

如果捨去了歌舞伎的身段及服裝、背景,劇情必定太俗套無聊,

但以歌舞伎方式演出的部份,又不如傳統歌舞伎熱鬧精彩。

1500
日圓的確值得,如果是原價的6500日圓,肯定沒有買票的慾望吧。


最後一段落的「狂言舞踊-釣女」倒是很有趣。

大概因為看過狂言版本,

改編的狂言舞踊,加了許多身段動作,

讓劇情更滑稽有趣,是個輕鬆好玩的小品。


最後貼心小叮嚀,日本觀戲時間長,

尤其是歌舞伎、文樂、能與狂言這類傳統戲劇演出,記得帶便當!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筆記]藝術‧身體‧時間

日本某校平成十九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二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在藝術種類當中,

與身體及時間擁有密切關係的,


我想就是音樂了。

首先,聆聽音樂時,產生作用的不只是耳朵而已。

音樂是透過耳朵,傳達到腦中,再影響人類全身的。

人類聽到優美的音樂時,不知不覺當中心情會變好,原因便在此。

腦科學領域的研究指出,人類在聽音樂時,

腦神經的回路,與滿足生物基本慾望時的回路,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聆聽音樂時人類所得到的滿足,

與吃東西、睡眠所得到的滿足,是一樣的。

由此立場看來,可說音樂與人類的生命原理,是相似的。


又,音樂擁有隨著時間消失的這項特質。

音樂雖然消失了,但人類卻用耳朵將聲音捕捉下來,刻劃在自己腦中。

這些美麗的音樂隨著時間,在人類身體中發酵。

接著成為一種「印象」,殘留在人類的「生命」當中。

美好的音樂體驗,一年後回想時,

已無法記清音的高低、節奏的變化,

但這段音樂體驗,確實成為了「某種東西」,而殘留在腦中。

此處引述哲學家柏格森(Henri-Louis Bergson18591941)的形容,

音樂體驗成了一種「收縮的記憶」。

人類的生命,便是由各種「收縮的記憶」交織而成的。


如上所述,音樂的確與身體及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可說音樂及生命原理,擁有著相同的根基。

[筆記]藝術‧感覺‧資訊


日本某校平成十八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二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論藝術與感覺的問題時,可由兩個方向來思考。

一個是製作時的感覺,一個是鑑賞時的感覺。

前者是指藝術家在製作作品時,利用何種感覺來創作的問題,

後者是指鑑賞者接觸作品時,使用何種感覺來由作品獲得資訊。

以下就鑑賞者的立場來試論。


人類利用自己的五感接觸藝術時,是通過腦來獲得資訊的,

由於這個動作只有一瞬間,因此許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透過哪個器官來獲得感覺。

又,人類有相信自己眼睛所見之物的傾向,因此可能由視覺來決定資訊內容,

而忽視了其他器官的感覺。的確,視覺對人類來說,是獲得資訊最容易的手段。

但這卻並非鑑賞藝術時的唯一手段。


十九世紀之前的藝術,主要是以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為中心,

由於希望鑑賞者能運用其他的感官,因此義大利的「未來派」此一組織,

在二十世紀初,提倡使用五感來接觸藝術。

例如,利用音及色彩,一同刺激聽覺及視覺的作品,

或是將嗅覺導入藝術作品之中。

此外,透過看見繪畫,而感受到觸覺或聽覺等等,

利用一個感覺而聯想到其他感覺的藝術作品,

也是二十世紀藝術家們不斷在嘗試的一大主題。


原本人類就有「共感覺」這樣的感覺。

擁有共感覺的人,例如聽到聲音時,可見到形狀或色彩,

可利用一種感覺的刺激,引起其他的感覺。

又,如同德勒茲(Gilles Deleuze)將色彩分類為「視覺的」以及「觸覺的」,

「色彩」本來就不只僅限於視覺的問題,由於還帶有「觸感」,

因此與觸覺也有所相關。


在鑑賞藝術作品時,絕對不只限於利用一種感覺。

而是如德勒茲所提倡的「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Organ)」,

將人類的身體全部當作一個器官。

鑑賞者將全身沒入藝術作品來感受,才真正能領會藝術的真髓。

[筆記]藝術‧故事‧技術

日本某校平成十九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一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創作藝術,是將自己的感性及理性結合的行為。

即使對事物擁有感受性,若沒有理性,便無法將事物表現出來。


也就是說,在自己心中,就算有很好的故事,


若沒有創作的技術,例如寫文章的能力、繪畫的能力、作曲的能力等,


便無法創作藝術作品。


由此點看來,想成為好的藝術家,


需要的條件絕對不僅是「才能」及「感受性」而已。

此處舉自己作曲的經驗為例子。

我受故事感動時,腦中常會浮現很好的旋律,這是一種才能,

但就算我能夠哼出優美的旋律,我也無法寫出交響曲。

我能夠創作的,只有運用熟悉的樂器,寫出一首小品而已。

這是因為我沒有經過學習,因此沒有「技術」。

也就是說,擁有足夠的感性,理性卻不足。

而且,作曲就像是建築。

即使有靈感,若缺少技術,就只能蓋出小房屋、或是寫出短的樂曲,

而無法寫出長篇樂章。

若是勉強自己寫長篇樂章,便會有所缺陷,

像是結構太弱、或是段落的連接不自然等等。


莫札特小時候被稱作神童,他一生之中,

常被人說:「與音樂相關的,你絕對沒問題。」

但神童及作曲家,其實是兩回事。

身為作曲家的莫札特,為了得到世人的認同,做了許多努力。

他曾說過:「也許沒有比我更努力的作曲家了。」


擁有才能就能成為藝術家,這是錯誤的想法。

相對地,若擁有技術,卻沒有才能,

那麼便不能稱做「藝術家」,而只是「匠」罷了。

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感性及理性的完美結合,

也就是才能與技術的結合。

[筆記]藝術‧真理‧解釋

日本某校平成十八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一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藝術即為真理───對於此問題,我們也許會抱著否認的態度,

但實際上接觸藝術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以「相信」的態度來接觸藝術。

的確,藝術作品的內容,不僅是在於外表。

例如題名『噴泉』(註)的這項作品,作者杜象所要表現的,

絕對不僅是外表呈現的「小便斗」形象。

又,若有一本小說題名為『書信』,

作者並無必要,將真實的書信內容,原原本本呈現在讀者面前。

但我們在接觸這些作品的時候,常常會以「相信」、「接受」的立場來面對,

接著再以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來分析作品的真實性。

若對作品的內容沒有任何疑慮,更可能就此全盤接受。



在此出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作品可能是一種欺瞞的手段。

例如題名為『書信』的作品,特意使用了讀者常見的「書信」一詞,

來說服讀者相信,但其實內容可能並非作者的真實體驗,甚至是虛構的世界。

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成了作者所設的圈套,也可說是使觀賞者相信的一種裝置。

相反地,杜象使用『噴泉』這個題名,

觀賞者眼中看到的卻是「小便斗」,

也就是說作者故意造成觀賞者的不信任,讓觀賞者進一步思考。



由此可見,藝術並非「真理」。

但如前述,人們最初接觸藝術作品時,傾向以「相信」的立場來接受。

因此回顧歷史,政治及宗教權力者,利用藝術作品控制人心的事件,不在少數。

也就是利用了「藝術即真理」這樣的思考方式。

此外也可得知,作品的題名,對接受者在解釋作品時、以及作者在構築作品時,

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羅蘭‧巴特主張「作者已死」,意指解釋作品時,接受者是自由的。

但創造出信與不信、以及解釋空間的,的確是作者本人。

主張「作者已死」時,也許反而再一次強調了作者存在的重要性。



註:杜象(
Marcel Duchamp,1887~1968)於1917年發表的作品,使用了現成的小便斗,展示於美術館,

題名為『Fountain』。此作品成為二十世紀現代美術的重要里程碑。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音樂生活與SR-325






最近對聽音樂這件事比較不畏懼。

說起來也是自己的錯,絕對不是音樂的錯。

勉強用為賦新詞強說愁來形容好了, 

起初是聽到大提琴的曲子會難過,尤其是以前最愛演奏的巴哈無伴奏。 

難過的是我已經喪失了能夠演奏出這些曲子的技巧, 

開始緬懷過去、為自己感到不捨及遺憾,對前途人生感到茫然。 

前陣子情緒不穩,聽到音樂尤其難過, 

情緒已經波動,隨便一條旋律都能把波動挑得更猛, 

就連沉穩的雅樂也止不了痛。

最近好些,對自己的境遇也沒那麼自憐自艾,有了些許自信, 

便開始嘗試聽音樂。 



尤其是與友人買了二手的
GRADO SR-325 

很久沒戴325,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聲響太尖銳監聽耳機的功效!? 

大概幾首曲子便能適應過來。 



細節部份,當然不用提,比起之前慣用的
SR-80好上太多, 

我最喜歡的,是他能夠把鋼琴觸鍵表現出來, 

似乎聽得出每一個手指碰觸到鍵盤的瞬間,用了幾份力氣。 

旋律流瀉時,感受到每個音由不同的輕重串起來,音樂因此更有立體感 

弦樂器,弓與弦摩擦了幾分、演奏者的呼吸及脈搏都更為清楚。

心情沉靜聽德布西、愉悅聽蓋希文, 

鬱悶時想狠狠發洩一場,便聽拉二,大概就是最近的音樂生活。 

不過聽了拉二就無法做正事,一整個陶醉莫名,大概是最糟糕的一點



之前寫過拉二在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