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



創作社網頁
創作社第18號作品《少年金釵男孟母》
時間:2009年5月14日~16日   晚上7:30
            5月16日、17日  下午2: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這麼說似乎有點自吹自擂,
但我很開心我和創作社有過一段「緣」。

幾年前曾有一陣子狂看表演,陸續看了幾齣創作社的戲,
每齣戲當然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當時有個印象卻是「劇本很特別」。
後來才知道,創作社之所以取名創作社,
就是在於這些「獨創的劇本」。

正由於是獨創的劇本──是當代、此地的劇本家所寫出來的,
所以看創作社的戲,不會有看外國劇本時那種奇妙的疏離感,
也不必事前大費周章特地閱讀劇本做功課(我對歐美文學無知得一塌糊塗),
多的是劇中人物離你我如此接近的親和力(尤其是紀老師的劇本)。
當然,少不了俊男美女──創作社常合作的演員徐華謙,是我好幾年來的偶像。


創作社,劇團不大不小,劇本規模也一向不大不小,恰恰好。
放在小型劇場魄力十足,放在大型劇場,很有味道。
每每不論內容性質我喜歡與否,
都會讓我看完之後,還有餘韻在心中,回家不斷回想、回想,
想弄清楚劇場上短短的兩小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嘿,這才叫值回票價。

2005年,朋友邀我參加「全國大專院校表演藝術行銷競賽」(據說是第一屆也是最後一屆)。
參賽方式是幫表演藝術團體做行銷企劃,當時創作社就是受邀團體之一。
賽前的密集講座課程,為我們解說的是創作社行政總監慧娜姊。
講座結束後,我回去告訴其他隊友:我們選擇創作社做行銷企劃吧!
一是我很喜歡這個劇團的作品、二是...行銷內容的「驚異派對」一劇,有徐華謙哪!
在我的強行推銷之下,其他人接受了這個意見,便著手「研究」創作社以及「驚異派對」。

幸運地通過書面審查,進入複賽,又打入決賽,
我們終於有與創作社面對面的機會。
親切的慧娜姊,給了我們很多意見,告訴我們怎麼做行銷才是正確的,
原本天花亂墜不切實際的點子,都在慧娜姊的建議之下,
成了一個個「真的」能夠實行的企劃案。
最後奪得了冠軍──以「創作社」的「驚異派對」行銷企劃案,為我的研究所生涯添上一筆難忘的回憶。

後來參賽的五個人各奔東西,少有相聚的機會,也和慧娜姊少有連繫,很是抱歉,

在去年台北詩歌節「亂髮」的演出時,在會場遇到了慧娜姊。


好久沒看戲啊!也好久沒看創作社的作品!
在排練「亂髮」的日子裡,想親近戲劇的衝動,又在心中發酵,
對那段狂看表演的時光,心中滿是懷念。

正如此想著,前幾天收到了創作社新戲預告,
三月底及五月各有一齣戲,唉呀,真不巧,我又即將錯過了。

也許,讀到這裡的各位,不妨看看這齣戲,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

創作社2009大師驚世(之ㄧ)

創作社第18號作品《少年金釵男孟母》
時間:2009年5月14日~16日   晚上7:30
            5月16日、17日  下午2: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編劇/導演:周慧玲
主演:徐堰鈴、徐華謙、李易修、吳維緯、劉守曜、竺定誼、楊一嶙
原著:清‧李漁(笠翁)《無聲戲》之六〈男孟母教合三遷〉
題字:董陽孜

主辦:創作社劇團
指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贊助: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劇演出現場英文字幕同步翻譯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明末清初前衛怪才李漁
三百五十年前寫了部奇觀著作
編導周慧玲巧編妙排,顛鸞倒鳳性別反串
延伸演繹這一段奇情真愛的十七世紀同志之戀

看似秀才追名士,也像才子戀佳人,母子是父子,姊弟偽夫妻
劇中人雖僅歷二十餘載歲月,周慧玲卻將時代場景跳格於民國元年「南風」盛行的閩中,
及保守壓抑的五O年代台灣;在跨時代、跨地域的特殊氛圍中,陳述這跨越性別的戀人之愛,
和超越血緣的天倫之情。

票價 500、600、800、1000、1500、2000、2500、3000元

■ 男女平等特惠套票專案
   3/28之前同時購買《掰啦女孩》及《少年金釵男孟母》兩戲,可享八折優惠
■ 單場購票優惠
   ※創作社之友、誠品會員、台新卡、游藝卡、中國信託卡、國泰世華銀行卡、永豐銀行卡、
   兩廳院之友、好樂迪威力卡,皆享九折優惠
  (請即上網登錄成為創作社之友,享受購票優惠)
   ※團購20張(含)以上,享八折優惠;團購10張(含)以上,享九折優惠
   ※65歲以上老人及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人員(限1人)八折優惠(入場時憑票券及證件入場)

兩廳院售票系統 02-33939888  http://www.artsticket.com.tw
洽詢專線  創作社:電話:02-23397528   傳真:02-23397518
地址:台北市中華路二段487號 (圓場 O Space)
網址︰http://creative.microtheatre.org.tw

----------------------------------------------------------------------------------------------------------------------------------------

2009青春驚艷
創作社第17號作品《掰啦女孩》
導演李小平與七年級的青春對話

時間:2009年3月27日、28日 晚上7:30
 3月28日、29日 下午2:30
地點:台北皇冠小劇場

導演 李小平
編劇 馮勃棣
演員 施宣卉、吳立翔、黃彥霖、陳彥斌

他,勇於突破創新
他們,盡是活力創意
在創作社,他們相遇!

新編京劇《金鎖記》資深名導李小平,遇上敢於表現的七年級現代劇場新秀(編劇演員設計群),
在青年編劇馮勃棣獨特的「嘴炮文本」中,彼此熱情激盪,共同編織一個充滿情調、
追求燦爛的戲劇夢想。

劇情

大帝,有著電影夢與愛好饒舌的火爆浪子
立翔,沉醉於搖滾與迷幻的文藝青年
小智,默默喜歡著大家的新好男孩
韓茵,一身才華卻總帶點神祕的憂鬱女孩

曾經,他們有一個劇團,他們年少輕狂,恣意揮霍青春。但一個意外事件的爆發,
導致劇團解散。三年後,三位男子再度聚首,當年的女孩韓茵,卻消失了。
他們找尋推敲韓茵的下落,卻挑起了彼此未完的怨懟與不滿,挖掘出過往不為人知的秘密…。

票價 450元
■ 男女平等特惠套票專案
同時購買《掰啦女孩》及《少年金釵男孟母》兩戲,可享八折優惠
■ 單場購票優惠創作社之友、誠品會員、台新卡友、中國信託卡友、國泰世華、永豐銀行卡友、
兩廳院之友、團購十張(含)以上,皆享有九折優惠

兩廳院售票系統 02-33939888  http://www.artsticket.com.tw
洽詢專線:創作社02-23397528      傳真︰02-23397518
網址︰http://creative.indextw.com
(請即上網登錄成為創作社之友)


7-11公益活動─用愛相挺‧為礙打氣





用愛相挺‧為礙打氣部落格


7-11母親節預購商品線上DM



前幾天在ptt八卦版看到一篇「有沒有開箱文的八卦」,

許多人批評開箱文幾乎等於了炫耀文,不然就是業代文,

例如說照片背景會不小心拍進幾萬元的單車、或是正妹老婆之類的,

或是一件小小物品連拍兩百多張,搞不清楚重點在哪裡。



沒錯,本篇是帶有廣告性質的「開箱文」,

之所以「廣告」,是因為這個活動意義不同,

但這篇絕對不會是炫耀文或業代文,請安心享用。







這是7-11 2009把愛找回來的愛心公益活動,

主辦單位請設計師設計了好幾款商品,並且請身心障礙人士一針一線把他們製作出來。

商品種類多,由於是配合母親節而舉辦的活動,

因此都是適合送給母親的實用性商品。

既可孝順又可做到愛心公益,一舉兩得。



商品包括了:



拭手巾

隔熱手套

護膚皂

琉璃碟

肩包

仕女包

立體卡片







拿到拭手巾時,驚訝於那紮實的縫工,

一組有兩條,一大一小,像是母親牽著孩子的大手及小手,

每隻手都縫了兩層厚實又柔軟的毛巾布,

並且有個大扣子,可對折扣住,以便掛在門把或掛勾上面,

也可拆開,當作圍巾,掛在脖子上,

或是綁在任何地方,用途繁多。



如果正巧家裡缺了這些物品,或是正為母親節禮物而煩惱,

非常推薦這幾項禮物。

比起名牌、或是華而不實的飾品,

這些禮物不僅實用,又有背後的意義。



順道一提,另外還有一項我非常喜歡的創意商品,

是荷包蛋做成的琉璃碟。

這款碟子不大,正巧是荷包蛋大小,

心想著如果能用他來吃點心,甚至拿來吃荷包蛋,

一定是個意想不到的有趣畫面。





後來,我不斷試想這樣的活動,對身心障礙人士的意義何在?
除了收入可做公益之外,相信他們所做出來的每件物品,
能受到大家的喜愛及購買,應該就是讓他們對生命擁有自信的最好方式吧!

淺談傳統文化保存



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不落實、或是文化政策不健全,

甚或是傳統文化被看輕,

藝文工作者們往往想到政府不重視

這句話並非推卸責任,只是,若往上朔源,

比起不重視,更該說是文化未定位


因為我原以為政府不重視傳統文化,是台灣特有的問題,

沒想到,呼,日本人也有相同的煩惱哪。

能夠將能樂、雅樂,完整傳承幾百幾千年下來的日本,

竟然會稱政府不重視傳統文化,還真令人難以相信。



初聽到這話,應是出自我的能樂小鼓老師。

在日本,職業能樂師全國大約五、六十位,

除了定時的能樂表演,以及收弟子外,

據老師言,還設兒童班,試圖推廣小鼓。

我說,總羨慕日本政府似乎重視傳統文化哪,

能夠將這些傳統保存下來,

他卻說,是嗎,政府何來重視了,不夠不夠。

政府也沒什麼特別幫助的。



又一次,對文樂熟悉的日本友人,

帶我去大阪天王寺附近,一間專門製作文樂人偶的店。

店老闆是被譽為等同人間國寶的文樂人偶師,

店內擺著數具人偶,貼著幾張工作坊的海報,

另外竟然兼職賣起手工藝品,並開設手工藝品教室。

後來自朋友處側面得知,

人間國寶爺爺雖然地位崇高,

但兒子生意失敗,爺爺勉強撐起這間店面,

想從事販賣及教學,但生意實在不如預期,生活慘澹,

畢竟文樂人偶的需求量並不大,

年輕人對於學作傳統人偶也沒什麼興致,

看來人間國寶,無法當作一種正常職業




在日本,藝術學校中沒有傳統戲劇科系,

若有心學習,得自己摸索、在外拜師學藝,

若學了稍有所成,想往這條路發展,

那就是一種賭注,等於是下定決心放棄其他可能性。

相對來說,台灣有好幾間學校設立傳統音樂系

甚至還有專門以傳統戲劇為主的國立台灣戲曲學校,

有志者不僅可以正大光明地學習傳統音樂、戲劇,

畢業後還有學位可拿,算是種很大的保障,

就這點來看,誰說台灣政府不重視傳統文化?

難怪造訪台灣戲曲學校看戲的那些日本觀光客,

總是以不可思議的語氣,讚嘆這間學校的存在。


那麼台灣缺少的究竟是什麼。

就算對日本傳統戲劇及音樂興趣缺缺的日本年輕人,

夏天總是會因為穿著日本傳統浴衣而開心,

但在台灣,會因穿著旗袍而開心的年輕人,看來可少了;

在日本,若提到自己的興趣是傳統戲劇或是彈三味線,

他人的眼光大概是尊敬大於奇異,

但在台灣若說自己喜愛京劇及拉南胡,

得到的反應大概是奇異大於尊敬吧。




回想起京都的傳統文化工作坊。

参加的日本人,大概一半以上出身藝術相關科系,

但也有一些是其他完全不相干領域的從事者。

出乎意料地,大家在接觸這些所謂深奧難解的傳統戲劇時,

不僅認真、好奇,反應也特別好,並一同讚嘆日本文化之美。

我不太能夠想像同樣狀況若將背景換成台灣,

會得到怎樣的效果,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結果必然不同。


我想仍是來自於那難解的問題吧。

提到「台灣傳統文化」,究竟是什麼。

定義未明時,我們所要傳承推廣的為何,

沒有人能夠清楚回答。



這部份暫且留待歷史(或是政治)去論證,

但我仍抱持著樂觀心境,

畢竟能夠融合多種民族、多段歷史、多樣文化、多面情感─如同台灣,並不多見,

許多人默默關心著、努力學習並傳承,

客觀身為欣賞者的我們,若能敞開心胸接受各種文化之美,

對創作者、表演者來說,我想便會是助力、也是動力。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又一幕的京都,始於此





這是一篇很個人的喃喃私語。



去年底,對京都的生活一切都未定案,

突然收到來自京都的瑀姊姊一封信,

說是課業修畢要回台灣,問我有無興趣接手小窩及家具。



雖然在京都時,未曾拜訪過瑀姊姊家,

但對姊姊的推薦可說是信賴度百分百,

相信姊姊待上了數年的小窩,必然有其優點,

而且瑀姊姊一定會用茶道的細膩心思,來對待小窩中的一切。

打聽了價錢,一切皆在預算中,便答應了。



和姊姊書信往返,才把細節一一敲定,

在這兒實在要感謝瑀姊姊的細心及不厭其煩。



說是接手房屋及家具,麻煩的事可多著。



一是,管理公司不願讓房屋空著太久,雖然四月才要入住,

但瑀姊姊一月就搬走,對方希望我能三月起租。

二是,管理公司行事謹慎,就算要接手家具,

也要求前位房客必須把所有家具清空,待我起租才能再搬進去。



這麼一來可就麻煩了,接手的家具要先放到哪兒去呢?

仲介阿姨實在幫了大忙,請搬家公司搬出去→借放在別處→再請搬家公司搬回來...。

當然這一來一往,加上借放的空間租金,又是一筆開銷。

不過算起來仍然比自行採購家具省事,於是我就答應了下來。



三是,必須先請瑀姊姊幫我簽份申請書,才能保留房屋,而申請書上需要保證人資料。

前些日子見到仲介,聊起來才發現找保證人並不那麼簡單。

尤其是一些較謹慎的管理公司,保證時還要求保證人出示財力證明,

而財力證明是私人機密,並非每個人都願意提供。

當然學校也有幫留學生代保的制度,

但我手腳太慢,入學許可都還沒申請好,便無法使用。

連忙寫了數封email,連絡之前認識的幾個京都教授,

之前很照顧我的教授,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簽約時教授特地趕忙申請文件幫忙作保,實在由衷感謝。



於是在細節大致底定後,我就時常看著瑀姊姊寄來的小窩照片,

一面幻想著未來的住處。



二月底,去了一趟京都,處理一些惱人的手續,

最重要的是搬進小窩。



搬家公司把瑀姊姊的家具搬進來後,

我便開始照著姊姊給我的照片「復元」。

桌子放這兒、櫃子擺那兒,一邊整理一邊讚嘆瑀姊姊收納技巧之高超,

能夠把所有的空間計算得恰到好處,並把物品全部放進櫃子中,

對於生活態度非常十分隨意(混亂?)的我來說,還真是個課題啊。

大致「復元」後,就開始照自我風格添置家具,並挪成自己喜愛的空間。







例如說,我猜想瑀姊姊應是個「書桌人」──會端正坐在書桌上讀書寫字的人,所以有個很舒適的電腦椅,

但我卻完完全全是個「地板人」──從使用電腦到讀書吃飯,全都喜歡窩在地上。

所以地板人的腳下要有地毯、身邊要有暖爐、以及一個放滿零食的籐籃。







  (這是地板人坐在地上最常看到的角度)

瑀姊姊是「藍色人」,所以許多家具都是藍色系,
而我是「暗色人」,便立刻買了MUJI的軟軟灰灰床單,以及塑膠透明的小推車。





瑀姊姊是「收納人」,會乖乖把東西收進櫃子裡,

而我是「懶人」,所以東西還是擺眼前的架子上最好,以免我連收都懶得收...。







總之,住處一切整頓好,感謝瑀姊姊眾多家具電器們,讓我有個無虞的生活,

以及環境超優的小窩(巷口是警察局、郵局,對面是大超市、藥妝店,以及我愛的烏龍麵連鎖店),

又一幕的京都生活,一切將從這兒展開。








(這是由小陽台往房內照的情景。拉門後面為壁櫥。)

京大之折田教授七變化





我一直覺得京大是又宅又左的學校。

京大的「左」派傳統似乎是一直以來存在的,

「宅」這件事嘛,則是隨著時代潮流不斷更新,

像是日本人很愛的惡趣味啦、2ch上流行的暗語等等。

這些惡趣味加上了反骨精神,最好的象徵就是每年二月大學入學考試時,

出現在京大校門口的「折田先生像」。



雖然我覺得母校──雄中也有又宅又左的潛能,

但畢竟高中生能做的事情還是有限。



折田彥市教授,對京大前身的第三高等學校創立有功,

因此京大設置了折田先生的銅像。

自某一年起,折田先生銅像上有不明的塗鴉,

後來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人利用各種道具幫折田先生cosplay,

扮成萬博象徵的太陽之塔(太陽之塔照片請見本blog前篇)、摩艾像等,

隨著扮相越來越「超過」,校方在1997年將折田先生銅像撤去。



銅像被撤去了,折田先生就此消失?那可不。

乾脆整個銅像都自己做──每年二月,京大校園裡便出現了各種款式的折田先生。

主題多少會和當年的時事有所相關,

這些作品無法判斷出作者是誰,也不知是何時運到校園之中、在何地製作,從頭到尾終究是一個謎。

最謎的是,每年旁邊解說的木板,背面都會貼著一張正妹頭像,

這一張張可愛的頭像,似乎是作者與現世的唯一連結。



出現的大多是動漫畫角色,有時還會加上一些小趣味。

像是2008年的「天丼人」,作者在木板背後用膠帶貼著一行字「完成這件作品之後,我要和那個女孩告白。」

看來天丼人不僅背負著傳承折田先生豐功偉業的使命,

還關係著某位青年的癡癡苦戀。

至於這位青年最後究竟成功與否呢?

有人在網站上說:若作者成功了,請繫條黃色絲巾吧!

2009年出現的假面騎士折田先生像,便戴著一條黃色圍巾出場。

不知是不是作者正在透露他的勝利訊息,或只是我們解讀過多罷了。

透過每年折田先生所洩露出來的種種線索,

創作者、創作物、解讀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巧妙的三角關係,

裝置藝術作品與環境、與人們之間的聯繫,的的確確反映在折田先生像之上。



對於每年出現的折田先生cosplay,校方並不正面阻止。

2008年版的折田先生,校方發表了聲明。(請見連結

大意是學校尊重創作者,而不加以制止,

每年出現的折田先生反而成了校園裡的景觀之一。

但數年來有人破壞銅像,這對創作物是很不好的。

此外,由於2008年製作的是麵包超人裡的角色「天丼人」

擁有麵包超人著作權的企業來函表示,

並不要求將銅像撤去,但希望能夠不要破壞作品中的角色形象。

因此若折田先生像(明明是天丼人吧!?)受到風吹雨打而有毀損,

校方可能會考慮將其撤去。



有幸見到了今年的折田先生。







他以帥氣的假面騎士姿態出現,旁邊依照慣例,寫上了介紹文字。














 折田彥市老師,身為京都大學畢業的假面騎士,盡力對抗邪惡軍團迪斯特龍,並建立了京大畢業典禮時的裝扮風氣,留下偉大功績。請務必讓他當主角。                      V3






(譯註:V3是第三位誕生的假面騎士,『仮面ライダーV3』,播出日期是1973-1974)



折田先生可是為了守護學生們,

至今仍與迪斯特龍奮戰著呢!



關於折田先生,若還想知道更多,

極力推薦以下網站:

折田先生を讚える会



忠實記載了折田先生的歷史、演變,及每年詳盡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