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雜談能劇─觀賞「能」



照片為能面具體驗。能的面具依角色不同,種類如天文數字之多。

此為最常見的種類「小面」。同種類面具,每一個也會因手工製造,有微妙的不同。

乍看之下很像要伸手打人!?其實只是因為看不到前方,而伸手出來比劃,確認距離感罷了。




「能」一般被認為是難懂領域中的難懂,這次藉由TTT的工作坊,

看了一齣能,上了兩個多小時的能體驗課程,

還趁著日本舞踊的休假日,到能教室旁聽了一節課,

雖然現場觀劇次數仍舊屈指可數,但多少對這種集藝術大成的表演方式,有了入門的概念。



運氣正好,旁聽時遇上老師發給大家介紹能的重點講義,也得到了一份,

內容條理清楚,又是重點中的重點,

一時衝動真想全譯成中文介紹給大家,但基於天性慵懶,

還是別擅出妄語,暫且就一些有趣部份做介紹。



在熟悉歷史背景及流派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能」的觀賞方式。

畢竟,沒有觀賞,藝術哪來的價值,

這份講義對觀賞能劇,做了入門的領導。



能,是一種「劇」。能集大成者世阿彌,

在他的著作中,將能一詞當作劇的意思來使用。

現代的能劇,包含各種要素。

工藝、音樂、服飾、繪畫、歌、身體表現、文學、詩,等等。

因此也可稱之為假面劇、音樂劇、扮裝劇、歌舞劇、詩劇。



觀看能,有以下建議方式。



方式一

單純「看」。拋棄所有先入為主觀念,單純看就好。

就像到美術館看工藝品、繪畫,或是聽音樂會時一樣,

能是一種表演,可以說是「和樂器以及歌聲的音樂會」。



方式二

當作劇來看。

能是一種「藉由語言的力量來表現許多內容的劇」。

演員的演技,是抽象的。

例如表現月亮時,並非真的表現出月亮所在,而是演出「賞月之人」。

觀眾藉由演員賞月的姿態,來想像月的樣子。

也許會覺得這種表現方式極不親切,但能的背景便是如此,

看得到就是有,看不到就是沒有。



試想,即使是各種精緻的大小道具,也都是偽造的,

一切只是為了讓人加深想像而做的,

若沒有任何道具,若觀者能運用想像力,

那對觀者來說,這些東西便是真實地存在著。

能劇就是這樣,給人無限想像背景,是一種在「觀眾的想像之中展開」的劇。

當然,為了能夠任意馳騁想像,最好能夠在觀劇前,多少了解其故事背景及角色。



那麼,說說目前的我,如何觀賞能。

主要還是重在音樂。我把他當做「和樂器以及歌聲的音樂會」來聆聽。

人聲的共鳴(地謠)非常美妙,畢竟人聲是最貼近內心、貼近情感的一種樂器。

旁聽能課程時,只是聽著老師用共鳴讀著台詞,不知不覺就會陶醉於其中。

若再加上笛的幽遠旋律,小鼓及大鼓的節奏感,整場音樂會就豐盛了起來。



對外國人來說,比較難以接近的是能「文學性」的部份。

若今天朗讀的是唐詩宋詞,就算無法理解透徹,多少抓得到大意,

但能裡面的文學,是日語古文,就算事先閱讀文本,

對於文字的感受及共鳴,總是較母語少了那麼點味。

想以「劇」的角度來觀賞,就得理解故事情節,

理解哪句台詞搭配著哪個動作,才能夠展開自己的想像旅程。

(otaku用語中有一詞「腦內補完」,指的是在腦中擅自想像不足的情報,簡單說就是「妄想」,

 觀賞能,大概就是這種腦內補完吧)



在能課程時,看到大家練習的過程,更理解了「能」是怎樣的構造及進行方式。

練習時,搭著老師所吟詠的地謠,學員們配合歌詞,演出動作,

學員所要注重的,是在適宜的歌詞部份,演出沉穩且優美的動作,一切動作及走位都是固定的。

講義中指出,這些身體表現分做兩部份,一是含有具體意義的(稱「はたらき」),是不含具體意義的(稱「舞」)。

兩者結合,成為了能的演技部份。

能演員的身體演技,非常漂亮。

沉穩,強弱適中,過與不足都會破壞整個肢體平衡,

單純欣賞這些動作,也是種享受。



這些身體動作都有固定的「型」,能的演技可說是「型」的集合體。

(長久以來的觀察,我發現各類的「型」,不僅存在日本的藝術,也存在日本的社會之中。

 日本可說是由大大小小的型,組合而成一個很大的框架社會。關於這點,若在能力範圍,有機會再另外討論)



若語言部份仍是障礙,那麼請先將觀賞能,

當作一場和樂器的演唱、演奏會,並一邊欣賞演員美妙的舞姿。

至於樂聲太過悠長而導致神遊入眠,我倒覺得不必如此排斥或抗拒,

畢竟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本就是在夢境或半夢半醒之間產生的。

藝術於我





過著每日練舞四小時的生活。

每隔兩三日,下午就加堂小鼓課、或是體驗課程來著。



閒暇時間太疲累,做不了正事,

只好隨意翻翻書、或是不斷思考,

仍然回到自身問題上─藝術對我來說,代表什麼?



我不想把藝術的範圍侷限得太小,

並非在舞台上的精緻表演、畫廊裡的畫,才是藝術,

最近常在抬頭望著月圓時,覺得好美,

或是被偶然的倒影感動,

換個角度觀看,似乎一切都成詩、成畫、成音樂。



尋找藝術與自身的關係時,

在書局偶然被標題打動─渡邊哲郎先生的著作─芸術の哲学。

渡邊先生用古今哲學,來闡述自己對藝術的定義及分析,

藝術的產生過程、對藝術感動的情緒,

究竟內在有些什麼作用在發酵,

渡邊先生用文字將這些抽象作用分析得非常透徹。



畢竟哲學艱澀,讀來耗精神耗時,頁數總是停滯不前,

幸好第一章就點出了重要的一個理論─

藝術,是讓人發現真實光芒,的一個「發現裝置」。

是將「真實」─這些真實是有讓人洞察內在世界作用力的,

將這些真實,精緻化、結晶化,而產生出一種「美」。

接觸了這個裝置後,會受其魅惑,進而尋找生命中與這個發現裝置有共鳴的部份,

讓人感受到「生」以及「內在世界」的本質,

反覆、反芻這些情感,甚至將這些情感擴大化。

在這些作品中最終獲得的,是一種「自我認識」,

並且得到了「重生」的勇氣及喜悅,以及創作的動力。

藝術是一種知性的操作,關乎技法、問題設定、以及展開的裝置,

關乎訓練以及各種規範,以及各種背景。

我很喜歡渡邊先生為藝術下的這個定義及註解,我也認為果真如此。



若依照這個藝術的作用程序,在把前面流程跑完後,

我要做的,就是把得到的這些東西內化,用屬於自己的方式,發洩(創作)出來。

藝術於我,最大的困境仍然在於,我沒有足夠的創作技巧及手段。



技巧需要時間訓練,而我並未下工夫。

繪畫及建築,不過是看看而已,我沒有實作經驗,也還沒到非得搞懂他們的地步不可。

做了幾年劇場觀眾,自己也曾試著實踐,但頂多是娛樂性質,論真正的表演,談不上。

文字,沒有才情,頂多寫寫blog自娛娛人罷了。

再回到音樂─這個我從小熟悉的藝術手段,

大學離開音樂系後,我並未接受紮實的理論作曲教育,而自己也沒多下工夫,

就算有靈感,也沒有足夠將他們建築成較大規模樂曲的技巧。



有著滿腔對藝術的感動以及各種知識,卻沒有發揮的手段,我能做的到底是什麼?



想學、想做、想接觸的實在太多,

磨練創作技巧這件事,總被我當做次要而拋在後頭,

對於藝術,我不斷在吸收,卻總無實踐。

在將自己破釜沉舟投入創作之前,

總覺得自己應當先獲得一定的社會定位及生活保障,

讀書、考試,成了我人生中很安全的一條路─因為我知道有付出就有所得。

這些得花上強大理性完成的工作,不斷在平衡我內心強大的感性,

當我連續幾天沉溺在藝術的世界裡,感覺多麼奢侈,奢侈到懷疑自己是否在夢中,

邊吸取著藝術的甜美,邊懷疑自己能否這麼過生活,是不是一種墮落。



我羨慕那些已在藝術領域工作的人,因為我太貪心,

沒有那種將自己投身某個領域寸步不移的勇氣,從小到大皆是如此。

對於自己的未來如此不確定,又沒有可供使用的專長,

我只好把腳下每一步踏實,用盡全身的力氣,

體會當下、吸收眼前的任何事物,很悲哀,非得如此,才能對自己暫且有所交代。

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

京都芸術センター「TTT」─日本傳統藝能工作坊





很少即時更新的blog,我想這會是一個新生活的開端,

以示紀念,隨手一記。



是的,身旁好友應該都清楚,我參加了日本舞踊的工作坊。

連日本舞踊定義究竟為何都搞不清楚的我,

到底是參加了什麼課程!?



1984年開始的日本古典藝能講座「TTT」,

是由一位在龍谷大學任教的美國人教授所主辦的。

最初只開放外國人參加,後來也加入了日本學員。



工作坊共三週,分能劇、狂言、日本舞踊三種課程,

最初三天是各類日本傳統文化的體驗及講座,

接下來分三組,每日各自練習三小時,八月中有正式的發表會。



學費並不便宜,而收到課程通知時,

我才體會到這個課程並不是憑興趣玩玩而已。

是嚴格的、密集的、正式的。



詳情就待體驗後再敘,先說說今日的開幕說明會。

拿到學員名單時還真是嚇了一跳。



本次課程共20人,有6名外國人,

以前雖曾參加過幾次藝術方面的團體課程,

華山藝文營、舞台劇初級班、以及目前上的茶道課等,

這種陣容還真是第一次碰到─

兩位美國來的大學教授、音大學生、博士生、

音樂學碩士生、業餘狂言表演者、研究者、

造形藝大藝術教師、舞者、舞台劇女演員、舞蹈家…。



甚至有兩位是特地來京都參加課程的外國人,不會日文,

一位是韓國的大學生,另一位來自新加坡,

據說曾在上海教過書,是專業演員。



全員都是藝術相關,而大家從事的領域各有不同。十分有趣。

據說以前還有學員持之以恆學習,現在已成為專業的能劇相關表演者了。



聽聞日本舞踊的老師特別嚴格,

每天三小時課程,幾乎是站著不得休息,

缺乏運動細胞的我,只怕全身不協調,已有加倍練習的覺悟了。



我本來是報名能劇的啊,大概是太晚申請,落到第二志願,

不過既報之則安之,只好繃緊神經努力了。

在這段集中營的日子裡,還要抽空解決論文,

以及每週的茶道練習(本月三味線暫時休息),

這種充實感真令人興奮又緊張。



那麼,明天是京舞體驗,以及文樂鑑賞。

接下來一個月,可能會常聽我抱怨大腿痛啦、體力衰竭之類的吧。

備戰狀態,啟動!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Doco@京都與心愛的小物們

 



我並不是個細緻的人,

應該說,個性底層其實十分「粗暴」。

粗心、混亂、不拘小節、莽撞,

這也許與前世屬性有關,暫且不去追究,

於我來說,破壞物品已是常事,在我手中的電器及小物很少倖免於難。



剛決定來京都時,

一方面懼怕這壓抑且優雅的精緻文化,

另方面又想,也許這是訓練自己的大好機會。



三味線、茶道,多少磨去一些身上的暴戾之氣,

而京都的各種精緻,終究喚起了自己身為女性,該有的那份「細膩」。

(雖然,也許只是個開端而已)



生活在可稱之為「雜貨小物王國」的日本,

待上一段時日,「細膩」情感被喚醒之後,

購物慾望總算由當地名產、生活必需品,轉向各類裝飾生活的小物。

事實上這些美麗可愛的小物,對生活來說總是可有可無,

但小物卻把生活裝飾得更美麗,與愛的小物們共同生活,日子變得多彩了起來。



我在挑選日常小物們,總是會花上一段時日,

例如決定要買個和風便當盒,便開始東挑西選,

逛街時多花點心思,上網尋找,直到某天遇到命中註定、一見鍾情的便當盒,

決定購買至真正購入,頭尾大概會花上兩、三個月,

如此一來,我與愛的小物們,感情更為深刻。



去年十月開始京都生活,至目前為止,

生活中必需的小物,大致已全部備妥。

來自我所愛的手工市集、來自京都、

來自網路購物、以及來自我所踏過的日本各地。

以下是2007年7月16日,

Doco@京都,與她生活中,愛的小物們。



電子辭典

購入:2004年 / 託友人日本帶回





補述:SHARP PW-A8100

   看上他的古語字典、百科字典、漢字字典、及手紙文範例,是個久用也不退流行的好機型。



Vaio(愛稱小Vai)

購入:2006年9月 / 京都市電器行





補述:她是我生活中最親近的傢伙。   

            從來搞不清楚小Vai的機型是什麼,總之她陪伴我從論文頭,即將走到論文尾。



手機

購入:2006年10月 / 京都市au

手機上圖案貼紙

購入:2007年2月 / 三重縣伊勢市伊勢神宮前商店街





補述:只待一年,就挑了個舊款的便宜機型。改造一下讓他獨一無二。



錢包

購入:2006年10月 / 京都府宇治市源氏物語博物館





補述:想找和風錢包,沒想到那麼難!無意中在源氏博物館發現合用的,

            二話不說買下來,結果是Made In Taiwan。



竹久夢二資料夾(右)

購入:2006年11月 / 東京都竹久夢二美術館





補述:B5大小剛好放在包裡,隨時筆記用。

   左邊是宇治平等院新購入的資料夾(2007年7月),其他還有許多美術館資料夾。



和風便當盒

購入:2007年1月 / 廣島縣尾道市車站前商店街





うどん娃娃

購入:2007年4月 / 香川縣高松市金刀比羅宮前商店街





補述:憑著對うどん的熱忱,在讃岐うどん誕生地,買了うどん寶寶,掛在電子辭典外殼上。



帽子上的小熊

購入:2007年4月 / 京都市東寺市集





補述:巧妙地與我的帽子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茶道用具組

購入:2007年4月 / 國際交流會館茶道課堂

  



補述:每星期的茶道課,是讓自己振作以及調整每週循環的工作。 



髮飾


購入:2007年6月、7月 / 京都市百萬遍知恩寺手工市集

  







補述:這是手工市集中,我很喜歡的一間飾品店。每一個都好精緻。



蒲鉾娃娃

購入:2007年7月 / 船上(きたかみ 仙台→名古屋)





補述:買來與うどん娃娃作伴的,仙台名物蒲鉾(魚漿製品)。



電腦包

購入:2007年7月 / Amazon

  



相機包

購入:2007年7月 / 京都市百萬遍知恩寺手工市集

  



補述:我的相機是個胖孩子!所以很多漂亮的包,都放不下他。

   好不容易在手工市集找到讓他安身立命又清新自然的小包呢。



CD case

購入:2007年7月 / 京都市百萬遍知恩寺手工市集

  



補述:手工市集的這個攤位,選布sense很好。於是有許多美麗的CD case!



其他還有冬季限定的保溫杯、暖暖手套、帽子、圍巾等小物,

等待下個冬天,他們才有再次出來透氣的機會,

還有平常戴的小項鍊、小髮飾等等。



總在出門前,把包包整理妥當,也沒有特定目的地,

只是為了裝上許多我愛的小物,帶他們出去,陪伴我一同玩耍兒。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美術空間散步





連續數月,每月造訪美術館次數平均三次以上。

這麼說並非想表示自己熱愛藝術,

而是想表達,在日本,是如何把美術館塑造成一個,

不分時地,可學習、可放鬆、可觀光、可渡假的空間。



「美術空間散步」,之所以會有如此書名、如此內容,

確實因為日本的美術館,總塑造成一個供人「散步」的空間。

「美術館」一詞代表的不僅是展示品,

配合特別的建築樣式,帶領參觀者進入幻想世界,

圖書區供資料參考、互動區供學習,加上各講座及導覽會,

另有販賣處、餐廳、咖啡廳、甚至是賞景處,

位於特殊景致或偏遠之處的美術館,還搭配周邊住宿,

兩天一夜美術館之旅,觀展賞景享美食加學習,

一次滿足感官及心靈,何樂不為。



又或者是,造訪一觀光景點或溫泉地時,

旁邊附屬當地相關聯藝術家、或當地相關手工藝品的美術館,

能夠在踏青享樂的同時,一邊體會藝術之美,對當地也有更多了解。



那麼,這是日本與台灣美術館,決定性的不同。



想試問各位在台灣,上次造訪美術館是什麼時候?

在裡面停留多久?除了觀展之外,還做了什麼?

有購買商店裡的周邊商品嗎?想踏進裡面的附屬餐廳嗎?

而看展的動機,是抱著工作或事務的嚴肅心情,

或是把逛美術館當成一種娛樂?



若您對美術館的「娛樂」功能恍然大悟,請不要自責,

沒能讓參觀者體會到這些,是美術館本身的錯誤。



在台灣,能讓我當作休閒娛樂一再造訪的,是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舊市府改建的當代藝術館,在紅磚之下感受各種當代藝術作品,別有一番風味。

這裡不只是展品,而是觀者與展品之間的互動,

但畢竟當代藝術館規模並不挺大,雖然能在此耗費一整個下午,

也還未達到「一日休閒」、面面俱到的功用。



高雄市立美術館規模大,除展館之外,更有佔地不小的庭園造景,

展品概括多種主題,並舉辦各類研習,

可惜離市區稍遠,交通不便,且周邊為新興住宅區,各類機能尚未成熟。



鶯歌陶瓷博物館,造訪兩次仍感新鮮,

不僅建築用心,展品及解說內容都豐富有趣,

賣店、飲食等機能更一應俱全。

若能再與當地觀光事業做完美的結合,必定能更蓬勃發展。



我認為美術館的賣店、餐廳、咖啡廳、甚至庭園造景,不該當作附屬品來經營,

而各種企劃及研習課程,更不該只當作招攬顧客的把戲,

這些都是將民眾留在美術館更長時間的「手段」,

是美術館經營中重要的一環。

民眾停留越久,對美術館本身及周邊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更大。

美術館中所有的一切都應是重點,

該是學習、娛樂、感受、休閒的多元化空間。

若能做到這些,帶來的效益是很多面向的,甚至有影響整個城市的功用。



在日本,帶給城市極大收益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利用國際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的建築,

擅於藝術行銷的蓑豊館長,做到了多項成功。

1.提升市民文化素養

2.成功塑造城市形象

3.給金澤帶進更大經濟效益

4.讓金澤市民以美術館為傲、以身為金澤一份子為榮

(參考閱讀: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建築師妹島和世、館長蓑豊演講)



日本仙台,我們造訪了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せんだいメディアテーク」。

位於市中心以玻璃構成的這棟特殊建築,

有藝術相關賣店、有圖書館、展覽會、多媒體中心、研習教室,

聚所有的文化機能於一體,周邊更少不了飲食、購物等機能,

在這些機能綜合且齊全的文化聚集地,能夠耗上一天,根本不足為奇。



    



美術館絕對不是高深莫測、難以接近的場所,

而是屬於大人的,甚至兒童也能共享的「主題樂園」。



「美術空間散步」一書,其中安藤忠雄先生的一段話,很有意思。

對他來說,美術館代表什麼?

是發現自己的場所。

遇見作品、並讓人自省的場所。

但在此之前,必須擁有對作品一定程度的了解及知識。

就像逛街,心中有想買的物品,

以及漫無目的到處閒走,那麼,逛起來的感受必定不同。



要怎麼讓參觀者,在漫無目的之中,能夠輕鬆地對作品有初步的認識?

這當然也是美術館該考慮的課題。

作品解說、導覽手冊、甚至是簡單說明會,

只要給參觀者多一點提示,觀者便能在美術品之中獲得更多想像。

美術空間散步,本就該像逛街購物一樣,輕鬆而自然。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仙台牛タン─「利久」

  



1990年才創業的利久,急速成為仙台的牛舌名店,

人氣的秘密除了肥美的牛舌之外,還在於其他豐富的菜單。

利久不僅是想嘗牛舌時的好去處,

就連一般餐會、喝酒小聚,到利久,

生魚片、沙拉、各式下酒菜,想吃的料理不怕沒得點。



利久分店有十來間,據友人在網路上探查結果,得知東口分店評價較高,

於是我們順著地圖來到仙台後站步行十分鐘距離之處,

發現東口本店與東口分店僅離數步之遠。



店面不大,如同一般居酒屋,可坐櫃台或桌席,

點了招牌的牛舌定食,1575円,據說中午只要1200円即可享用,

另外加點了一份鰹魚沙拉。



在定食之前端上桌的,是一小碗類似滷牛肉乾的配菜。

嘗了一口,冰涼且滑嫩,如此爽口的滷牛肉還真是第一次吃到。

接著端上的與一般牛舌定食相同,

有麥飯、牛舌、泡菜、南蠻(以味噌醃製的辣椒),以及一碗牛尾湯。



  



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利久都沒讓我後悔。

每塊牛舌的軟硬非常均勻,口感又好,不會咬到較硬或不易入口之處,

且利久的牛舌,除了香脆口感,也吃得到「肉」的實在感。

白菜做成的泡菜,外表普通,吃起來卻十分香甜,

南蠻雖辣,但塗上一層美味的味噌,實在是辣得過癮,

配上加有麥片的米飯,不論是牛舌或泡菜,口感皆滑嫩。



牛尾湯也是一絕。

喝下的第一口非常驚訝,原來日本人也會做清燉口味的牛肉湯!

且清爽不油膩,原來秘訣就在上面的細蔥。

其實牛尾湯並沒有台灣的牛肉麵店來得香濃,

但配上味道淡雅的細蔥,讓清燉牛尾湯喝起來更香甜,甚至有解油膩功用。







鰹魚沙拉,不得不特別提。

話說看到店內有許多種類生魚片,想來也許魚類新鮮,

沒想到鰹魚好吃,更令人訝異的是生菜部份。

除了一般的水菜、洋蔥之外,生菜部份還加了許多不同種類蔬菜,

尤其是紫蘇葉。

食用時,建議每種蔬菜夾一點,再配上一小塊紫酥,

各種蔬菜的自然香氣,被紫蘇帶了起來,

清爽香甜又可口,是種從未體驗過的微妙平衡,

沒想到不需要太搶眼的醬汁,生菜的搭配就能那麼美味。



  



第一天的利久經驗實在太過美好,

第二天品嘗「伊達の牛タン」,雖也算得上好吃,

卻無法擁有太多的感動。

也許是因第一次嘗試牛舌料理,所有的烹調及食材,

對我來說都是如此新鮮,感受特別強烈。

旅途中無法抽出空檔再次造訪利久,

無法確認當時的感動究竟有多少真實性,

只好讓他成為一個珍貴的回憶,留存心中。

關於仙台牛舌





關於仙台,有兩點好說,一是伊達政宗,二是牛舌,

這是仙台的必吃及必看。

東北大的同學甚至打趣地告訴我,

來仙台,看完伊達政宗,可能就會陷入不知該去哪的恐慌之中。



那麼,就像博多拉麵必吃一蘭及一風堂,

仙台牛舌,也有應該造訪的店家,網路上首推利久及味太助。



抵達仙台港時,看到賣店冷凍櫃裡擺的牛舌,

好奇地讀了一下成份,竟然是中國產?

仙台牛舌,用的原來不是仙台牛,那何以被稱為當地名物?

後來上網查詢才知道,仙台牛舌有那麼一段歷史。



二戰之後,GHQ進駐仙台,美軍大量消費牛肉,留下牛尾及牛舌,

為了能夠有效活用,1948年,「太助」的初代店長便開了烤牛舌專門店。

但牛舌並非一躍成名,畢竟是外食料理,一般家庭並無時常享用,

而到了經濟成長期,仙台牛舌的名聲,

在這些至仙台出差的上班族中流傳了起來,

牛舌具有高蛋白質、低脂肪,現代人注重健康取向,

配合大眾媒體行銷之下,仙台牛舌很快竄紅。



1991年牛肉輸入自由化,許多業者能夠以低價輕易買進牛肉,仙台牛舌店家增多。

有些店家堅持要用美國牛舌,因為脂肪份量恰到好處,

而也有店家認為,既然身為仙台名物,就該秉持自產自消精神,

使用高級和牛「仙台牛」來做牛舌料理。



總而言之,以上歷史得到的結論是,

「仙台的牛舌真是肥美啊!」這句話是錯誤的。

因為仙台牛舌,並非有名在「牛舌的肥美」,那些可是美國澳洲中國牛呢,

只要研發個烹調方式,也有可能創造出「台灣牛舌」之類的名物。

真正有名的,還是在於仙台的牛舌的烹調。



仙台牛舌有特別的定食吃法。

所謂牛舌定食,主餐是烤牛舌一盤,

配上混有麥片的米飯,以及牛尾湯,

大多還會配上泡菜,以及稱作「南蠻」的一種以味噌醃製的辣椒。

仙台的牛舌料理與一般烤肉店不同,切得特別厚,並且烤至柔軟又有嚼勁,

這種肥厚且柔軟、帶點清脆嚼勁又不油膩的炭烤牛舌,便是仙台牛舌有名之處了。



資料來源:日文wiki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雜談日本美意識





日本人有很特殊的美感,對於這種美的判斷力及感受,稱作「美意識」。

這種美感來自日本的自然風土、來自政治、宗教等歷史傳承,

自成一個完整系統,幾乎可以用觀察、歸納法,

來講述日本人這種特殊且完整的美感意識形態。



探討日本美意識的文章及著作非常多,

中文書如葉渭渠、唐月梅合著「物哀與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日文書可參考高階秀爾所著「日本美術を見る眼」(岩波書店,1991)、

「日本近代の美意識」(青土社,1993),

這些書買歸買,我距離讀完尚有段路,

對於日本人的美感,心中雖有些模樣,卻無法如大師們侃侃而談,

那麼只好就前陣子讀到有趣的部份,與大家分享了。



高階秀爾先生在「日本美術を見る眼」首章中,先闡述了日本美的個性,

而他所提的這點,多少概括了日本美術的重要性格。



他首先引用大野晉「日本語の年輪」(有紀書房,1961)一書中,對於字詞的解釋。

日文中「美しい」(幾乎等同於中文裡「美」之意)一語,

在奈良時期(710-784)指的並非今日「美」之意,

萬葉集的和歌中,最初是指對妻子等親人的感情,

平安時代(8世紀末-12世紀末)的竹取物語及枕草子之例,則轉變成對小巧事物、令人憐惜之物的情感,

直到室町時代(1336-1573),才漸轉變為今日「美」一意。



而古時代表「美」一意的詞,則有奈良時代的「くはし」及平安時代的「きよし」,

此兩字分別代表細緻及潔淨之意,

由以上兩字的變化可得知,日本人所認為的美,是小巧的、令人愛憐的,

比起碩大、強力、豐盛的意象,小巧愛憐且潔淨的事物,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而中國的「美」字,是羊與大,「麗」字更是頭上長著大角的鹿,

回想起中國國土千里疆域,宮城廟宇氣勢恢宏,

果然脫不了中國那句「數大便是美」,無論是裝飾多、尺寸大、或是背後灑的血淚有多少。

西方文化更是如此,孕育出歐洲無數文化的希臘文化,

崇尚智慧及理想,奧運十項全能、力與美兼具的完人典型更是他們所追求的。



以上是高階秀爾先生在「日本美術を見る眼」第一章節中,

首先提出的日本美意識基本概念。

把握了這個基本原則,再欣賞日本的各種藝術,甚或文化現象,

便能從許多地方得到映證。



像是日本人最擅長製作精緻的小飾品,

茶室裡擺著那麼一枝孤挺的花朵,遠比整把花束來得美麗,

電視上永遠打著美白從夜晚做起的廣告,

我想這些,多少都來自他們這種特殊「美意識」的根源吧。



「華麗宏大」不一定便能居高臨下,而「小巧精緻」也不能代表小家子氣,

當能夠放開心胸包容各種美,接受各種美的意識型態,那麼,

關於生活的各種意境,必能處處美麗。

神戶御影高杉─水果千層派(黃金傳說超人氣甜點8名)





御影高杉

兵庫県神戸市東灘区御影町御影字城の前1491-1

10:00~20:00 公休日 星期二



為了參加建築座談會,而在神戶停留一晚。

翻了筆記,發現黃金傳說全日本甜點排名的第八名─御影高杉,

不僅在神戶,還與座談會的地點僅距電車兩站之遠。



御影高杉的師傅,是1997年電視冠軍耶誕蛋糕師傅賽的冠軍─高杉良和先生,

1996年在御影高杉就任廚師職。

御影本店在阪急御影站附近,出站後往右手邊走,

便會看到座落在斜對面的這間兩層建築,一樓是蛋糕店舖,二樓是茶店。







傳說中的名甜點是「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含稅788円),

事前在網頁的「商品介紹」欄尋找,怎麼也找不到這個甜點,

但「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的照片,卻明明擺在商品介紹的首頁畫面。



走上二樓,推開門,店內是純白色的歐式裝潢,

仔細看了蛋糕櫃內的種類並不多,坐下翻開菜單,

才發現「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水果千層派)及「アシェット」,在店裡才享用得到。



  



點了「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配上一壺茶,

茶的味道普通,硬是加了牛奶及砂糖,才勉強把味道撐起來。

而主餐的「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的確令人驚豔。







師傅會依照季節,為千層派搭配不同的水果及口味,

時值春末夏初,我吃到的水果千層,是各種莓類聚集,酸酸甜甜的味道,

除了草莓、紅莓、藍莓之外,

還有一塊綠色夾著莓的冰磚,以及一球藍莓sherbet(雪糕),

呼應著帶點炎熱的天氣。

派皮口味雖與一般千層派相同,但酥脆的千層,比起以往吃到的更為細緻,

中間夾層的派皮,最上面一層烤有微苦的焦糖,讓派皮更多變化。

底下有濃郁的奶醬,上面灑上糖霜,整體看來頗像一幅景。

另外,雖然旁邊點綴著冰淇淋,又淋有醬汁,

卻沒有太多水份,不會壞了派皮的酥脆,

即使慢慢品嘗,享用到最後一刻,派皮仍然一樣香酥可口。



  



享用完一客「ミルフィーユ・オ・フリュイ」以及一壺茶,

份量還不少,當天果然連晚餐都省去了。

也許身為第八名,多少是衝著電視冠軍名氣,

但千層派的細緻以及水果的完美搭配,的確不容置疑。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後篇)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

兵庫縣立美術館



2007年6月23日

演講: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座談: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古山 正雄

   安藤 忠雄



2007年6月24日

演講:妹島 和世

   蓑 豊

座談:妹島 和世

   蓑 豊

   安藤忠雄



活動第二日。

早上原想趁機到安藤在神戶的「六甲集合住宅」一遊,

上網查詢發現可能是個人力無法到達的地方,只好作罷,

想早些到美術館拍照,沒想到卻遇上大陰天,

話說安藤建築實在與陰日相剋,只要缺少陽光,

便如同少了魂似地,建築構造仍然漂亮,卻無法打動人心,

與昨日相同的景,照出來只顯出灰色清水模的陰沉。



美術館正展出「絕筆」一展,內容是日本近代畫家們,將近一百幅的絕筆作品,

除了觀展之外,現場更舉辦十五分鐘的簡單說明會,讓觀者能夠很快進入狀況,

關於各種指引及介紹,日本的各美術館皆做得非常透徹,

美術館與博物館並非是高級殿堂,而是一般人的娛樂,

不論任何人皆能夠輕易接觸藝術,這種塑造是需要美術館方與市民一同努力的。



安藤做為美術館用途的建築,除了直島的兩間之外,

我另外還參觀過大阪的天保山三多利博物館。

三多利博物館的內裝似乎缺少安藤風格,

也許是館方要求、或安藤另做他想,

走在三多利內部空間,只覺與一般建築無異。

而兵庫縣立美術館內部則是保留了強烈的安藤風格,

加上有數個出口,館內館外穿梭自在,

美術館並非是與外界隔絕的獨立空間,逛館的同時,

隨時能夠與陽光空氣水親近。



當然日本的美術館皆少不了餐廳及咖啡廳的設置,

因為逛館並非是一兩小時匆忙解決的事務或工作,

而是該耗上一天,在館內吸收知識且放鬆心情的娛樂。

兵庫縣立美術館靠海,而餐廳的座位正面向海邊。



第二日下午是國際性建築師‧妹島和世的演講,

妹島小姐外表是非常銳利的女性,說話快又直率,

她介紹許多自己的作品,讓聽眾理解她如何將人與環境做融合。

另外是金澤21世紀美術館(妹島和世作品)館長蓑豊先生,

以美術館經營者的身份,來闡述美術館與市民的互動關係。



由於不久前曾參觀過金澤21世紀美術館,(詳見此)

因此對妹島小姐及蓑館長解說的內容,非常能夠感同身受。

造訪當時,並未特別喜愛建物本身,

但在這天的演講之後,我能夠感受到建築師及館長的用心,

做為一個美術館,做為一個與市民交流的設施,

金澤21世紀美術館表現得非常恰當且完美,

每個小細節的設計都有其意義,都是為了讓民眾更融入環境,

搭配蓑館長的「藝術行銷」手段,讓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在短短幾年內,便成為金澤市的重要象徵、成為市民的驕傲。



以下為簡單摘要,及自己的詮釋。



妹島小姐的部份。她放了許多建築的設計及剖面圖,

大多是講解在這些設計之下,人們如何更輕易地進入空間,

在空間裡如何活動,或是站在空間內的某處,看到的視點為何,

還有陽光如何反射在建物之上,透進建築會產生什麼效果。

比起前日兩位建築家的解說,妹島小姐更注意的是「人」與空間的互動,

尤其是金澤21美術館。

當初來自金澤市長所要求的美術館,便是「無論誰皆可輕易進入」的一個空間,

因此妹島小姐在草地上設計了這間低矮的建築,外表由玻璃構成,

低矮的構造拉近美術館與民眾的距離,而玻璃外表,使得裡外相通,

進入美術館不再是困難的一件事。

由上俯瞰,呈圓形,四處皆有出入口,而館內有好幾座庭院,

美術館內部明亮,又可隨時望見綠意,讓人有種在戶外觀展的錯覺。



 

圖為金澤21世紀美術館內部庭園之一



接著是金澤21世紀美術館,蓑豊館長的演講。

館長先提到美術館所帶來的周邊經濟效應有多麼大,

人口四十幾萬人的金澤市,美術館整年的進館人數竟達一百五十幾萬之多,

來自外地的觀光客,在金澤市消費,帶起了金澤的經濟成長。

美術館對當地市民的意義不僅是這些經濟效應,還成為市民心中的地方象徵。



金澤21世紀美術館座落於金澤市中心,享有地利之便,

一般美術館多喜愛蓋在山中、高地或偏僻之處,創造出桃花源世界,

而金澤美術館卻在市區中心,臨著名庭園兼六園、以及繁華商業區,

又有著玻璃外表,與人親近,不論是市民及觀光客,皆能輕易進入館內。

館內除了付費展覽外,還有免費參觀區域,以及圖書館、兒童遊戲勞作區、教學區等,

金澤當地市民享有進館優惠,定期更舉辦許多交流或創作活動提供民眾參加。

蓑館長表示,美術館應是一個學習空間,

必需用各種方法讓民眾來訪,否則展覽再好,無人參觀,也是無用。



館長特別提到提倡兒童逛美術館一事。

他說曾在21世紀美術館,看到四五個自己到美術館遊玩的小孩,

非常驚訝,一問之下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而親戚小孩來訪,幾個小孩便一同到美術館來玩。

館長道「世界上有多少美術館,能夠做到小孩自己來遊玩的呢?」

這句自傲之詞,想想的確如此。

館長分析,21世紀美術館有著玻璃外觀,整體像是個開放空間,

因此父母能夠放心讓兒童獨自進入館內。



館長說,兒童總不喜歡被當作「小孩」來對待,

而是希望能與大人做一樣的事,被當作成熟的個體,

因此這裡並非以對待兒童的特別方式來對待這些小顧客們,

希望讓小孩能夠與大人用同樣的立場,來接觸美術品,

更讓兒童們感受「自己能夠與大人一般逛美術館」,是多麼有成就的一件事,

從小培養鑑賞能力,也提升了金澤市區市民整體的文化素養。

兒童長大後,並定會將他們幼年回憶的美術館,介紹給他們的後代,

並且會以自己喜愛的這座美術館為傲,這就成了美術館的永續經營,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成了金澤市區內重要的象徵,

用文化產業,帶起了金澤地區的繁榮。



以上是演講簡單摘要。



回想起當初逛館時,對於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設計,

只覺得不雄偉、不壯觀、又不漂亮,

雖然在網頁上讀到了美術館理念,了解其玻璃及圓形外表用意何在,

卻無法有更深的共鳴。

聽了妹島小姐及蓑館長的解說,重新回想了當時的逛館經驗,

記得踏入美術館時,在身旁的是一群戶外教學的國中學生。

雖然國中生們在美術館內四處亂闖,真正用心觀賞展品的不知有幾人,

但戶外教學竟能在美術館舉行,且看來學生們玩得十分愉快,實是罕見。

妹島小姐設計了與人互動的建築,而蓑館長真正發揮了建築的機能性。



會後現場販賣各建築師圖冊及著作,並舉行簽名會,

妹島小姐的相關書籍價格不斐,沒想到竟一下就全被搶購完畢。

對於妹島小姐的作品不熟悉,只看過兩處,

但在這次演講之後,我想妹島的作品魅力,大概便是在人與建築的互動之上吧。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前篇)

 



    



第2回 KEN-Vi 建築セミナー「建築と美術 そして環境」

兵庫縣立美術館



2007年6月23日

演講: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座談:千葉 学

   阿部 仁史

   古山 正雄

   安藤 忠雄



2007年6月24日

演講:妹島 和世

   蓑 豊

座談:妹島 和世

   蓑 豊

   安藤忠雄



前陣子狂看安藤建築,衝動之下,得知座談會消息,

隔天立刻到郵局匯款報名,順便給自己留宿神戶一晚的藉口。

倒是報了之後,有段時間對安藤建築冷了下來,

座談會前一天還賴著不想收行李,一方面又擔心自己聽不懂,

而這種猶豫及不安,直至搭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達會場後,

見到安藤建築,作為會場的兵庫縣立美術館,那一瞬間,完全瓦解。



  



「光線的反射及建築的配置真是無話可說!」

六月初逛完淡路島後,對安藤建築有些抱怨及挑惕,

明明在心中壓抑著對安藤建築的崇敬及欽佩,見到作品時還是忍不住讚嘆及感動。



是個無雲的晴日,最適合安藤建築的演出,可惜太晚抵達現場,

要在人群之中殺出個完美取景,還真困難。



    







此次活動名額限700人,身份不拘,

沒有太深的理論以及專業術語,任何人皆能輕易接觸,

意外的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學生佔大部份,多是建築及美術相關科系出身,

而演講的皆為名建築師,許多建築系學生,是為了一睹偶像風采而來吧。



活動名稱「建築與美術 以及環境」,演講者多把重點放在「美術館」的設計之上,

雖然美術館的確是「建築、美術、環境」之集大成,

但只用美術館來詮釋此講題,未免太過可惜,

且演講者們多就自己的作品做分析,未有太過系統性的介紹,

建築與美術的結合,應有更多面向的課題能發揮。

不過能夠聽到建築師們,用各種不同出發點來設計自己獨特的美術館,的確值得,

我也學會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觀賞建築與人的關係。



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果然有許多聽不懂的地方。

演講有ppt輔助,大致能理解透徹,

但座談會可是不照腳本來的,尤其是安藤先生低沉沙啞的嗓音,

說起話來還真有點含糊。

加上自己的聽力本就不是極佳,座談會只能勉強抓到關鍵字。

(事後在日本網頁上提到自己聽不懂一事,有日本人反應,

「身為日本人的他也有許多聽不懂的地方」,說是現場音響效果太差,

這倒給了我一些安慰及信心)



在此摘錄第一天千葉学先生及阿部仁史先生的演講內容,

用自己的詮釋方式整理出來。



千葉学先生首先挑選了他所喜歡的一些攝影作品給大家欣賞,

這些作品多是以大自然為背景,而上面點綴著一些人工設計。

例如在岩石層上劃過一道人工直線、在海岸放置大鐵罐,

透過鐵罐所見到的,是經過「鐵罐」這個人工物體,所框起來的藍天白雲。

建築也是如此。如何將建築這樣一個人工物體,

擺進大自然之中,則是建築家們所考慮的課題。



接著千葉学先生舉了幾個自己的作品為例。

一是座落於東京某條小巷,左臨木造日式舊房舍、右臨水泥公寓的一棟白色建築。

千葉先生提到當初接到這個case,實在煩惱,

小巷擁擠,而左右房舍風格不一,景致很差,

連要在建築上開個窗都困難,因為不知窗戶該面對哪兒好。

千葉先生想到了個妙法子,他將窗戶切割成數塊,

每塊使用不同材質及反射的玻璃,

望出窗外時,就如見萬花筒一般,四周景色變得有趣了起來。



另一棟是位在富士山麓下的導盲犬訓練中心(日本盲導犬総合センター)。

為了與景致融合,這個訓練中心整體呈平面,

水平望去便與後方的富士山融為一景,

而為了讓室內也能觀賞到富士山的壯麗景色,

千葉先生在高挑的室內,近天花板的地方開了扇窗,

而透過此扇窗所見到的,剛好是富士山頂部份。



阿部仁史先生則是以美術史的方向著手。

教堂壁畫是推動西洋美術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教堂壁畫是配合著教堂本身建物而繪製上去的。

例如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畫面整體由後方延伸,

當這幅畫置於教堂壁上時,教堂的空間是往後延伸的,

繪畫成了建物的一部份,是建物的延伸體。

又如米開朗基羅西斯汀大教堂的創世紀一畫,

教堂天井成了世界源起以及開端的上演空間。



但隨攝影技術發展,繪畫「呈現真實」的作用被照片所取代,

美術作品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分離,

而當「美術館」這樣的空間興起,美術館成了與外界隔絕的獨立空間,

作品一個個陳列在館中,與美術館建物本身並無任何連繫或融合。

阿部先生認為,建築與美術,該是再次融合的時候了。



阿部先生舉的例,是古根漢在西班牙的分館「畢爾包美術館」(Bilbao),

畢爾包不僅是一個美術館,他塑造了整個城市的氣氛,

將原本默默無名的這座重工業小城,轉身一變成了文化藝術重鎮。



阿部先生另外提到,人們對於「空間」的概念不停在改變。

他用新宿的八公忠犬銅像舉例,以前「新宿八公銅像」旁,是人們相約的地點,

但有了手機之後,八公銅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力,

人們對八公銅像這個空間的想法及概念,也因此有了轉化。

另外,隨著大眾媒體的發展,我們並非一定要親自到達現場,

才能參與現場的那一瞬間。空間因此失去了即時性及臨場性。



以上是簡單的演說內容摘要。



座談會時有位建築系大一學生,問道自己剛踏入這個學門,

並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才華、是否適合建築這條路,

阿倍先生的回答「關於有沒有才能,是無法看出來、也無法測量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與否」,

而主持的古山正雄先生則說「才能的有無是很明顯的。

就像人的容貌姿態有好有壞。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自我認識,且如何運用。」

兩位老師的回答並不相同,但想來道理皆是相通的。

如何做、如何選擇、如何往前走,選擇權在自己,而不是在於才能或條件的有無。



最後補充一點自己的想法。千葉先生的演講,引起我所好奇的是,

建築究竟是將自然裝進人工,抑或是將人工擺進自然?

或是建築將人與自然隔離,在面對大自然的奧秘以及不可預測時,

用人工的堡壘將人類包圍,使得自然的猛獸無法侵襲。



幾千年來,人類創造各種方式,來抵抗自然,也因此有了「建築物」的產生。

到了現在,我們有改變自然的能力,

狂牛病、愛滋病、溫室效應,更展現了人類的力量強大到足以破壞自然。

此時人類所該思考的,並不是抗拒自然、害怕自然、將自己與自然隔離,

應是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漸漸摸索出與自然共存的協調方式。

兩天內所聽的這幾位建築師演講,大多往「建物與自然的融合」這樣的方向思考著手,

而這是否為21世紀建築該發展的方向?

對於建築沒有太多研究的我,無法清楚預言,

但關於人類與自然如何共存這點,我知道,該是反省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