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追隨岡本太郎教主



圖為大阪萬博公園「太陽之塔」,以及岡本太郎著書封面 



「人生は積み重ねだと誰でも思っているようだ。ぼくは逆に、積みへらすべきだと思う。」 

――岡本太郎『自分の中に毒を持て―あなたは”常識人間”を捨てられるか』、1988、青春出版社 

(不論是誰,都認為人生是累積的。我卻相反,認為應該要遞減才對。)



也是在炎暑中練日本舞踊那段辛苦的日子,

趁著第一個休假日,在書局閒晃,隨手拿起了岡本太郎的著作。



真沒想到文字力量如此激烈,岡本用他半強迫式的語調,

述說一些顛覆一般常理的思維,

就算心中多少有些不服,覺得疙瘩,

卻被文字的強硬,逼得忍不住邊讀邊點頭贊同。



剛開始閱讀岡本的前兩天,幾乎被震撼得夜裡睡不著,

心中疑惑著,岡本何以能夠抱持如此積極的人生觀活下去?

始終是想不透,但卻不知不覺受其催眠,

頓時間我的人生哲理成了:毀滅、將自己逼到絕境,因此獲得重生。 



關於岡本所說的人生該是遞減,其實道理很簡單,

我們不斷地被各種社會狀況拘束,金錢、地位、名譽,

結果反而將自己綁得無法動彈。

人生怎麼可以選擇安全的道路前進?

應該要對自己忠實,而所謂「忠」字,是真切且盡心力的,

應是對自己嚴苛、殘酷的一場鬥爭。



例如若覺得自己愚笨,擔心因為愚笨而出錯,

反而因此綁手綁腳,何不豁出去承認自己的不足,

總之是笨了,再錯也不過如此,

這麼想著而放手去做,可能成果會更好。 



於是我想著自己是愚笨的,日本舞踊學不好,又如何?

努力做就是了,何必在意一定要學得快、跳得穩,跳得不好又如何?

想開了這一層後,果然學習順利了許多。 

岡本帶領我跨越了一道困難關卡。



岡本太郎(1911-1996),日本藝術家。

他留下許多名言,甚至在書中寫著,

自己當時故意與藝術界權威挑戰,道一些別人所不敢言,

就是因為他認為人生不該是一路順遂迎合,不該選擇安逸的道路。 



太郎的母親是作家岡本かの子,父親是漫畫家岡本一平。

他曾進入東京藝大洋畫科,不久後卻休學,到歐洲學習哲學、心理學、民俗學,

最有名的作品是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象徵「太陽之塔」。 







關於岡本「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人生觀,Wiki上記載了一則小軼事。

是說岡本剛學習滑雪時,看著上級滑學者在斷崖上奔馳,

心中嚮往,便登了上去。接著他奮力一滑,結果當然是摔了下來。



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說道雖然摔得嚴重,但他卻很高興。

比起自己摔倒,地球則是在他面前轉了一個大圈,他覺得與地球更親近了。



從這幾句話,完全可看出岡本的人生觀,

如何積極、如何不畏懼而往前直衝。

目前的我多少依照這種人生哲學在前進,奮力往前便是了,其他何必計較在意。 



今日の芸術は、

うまくあってはいけない。

きれいであってはならない。

ここちよくあってはならない。

 ――岡本太郎『今日の芸術―時代を創造するものは誰か』1999、光文社再版
 

(今日的藝術,不能是有技巧的。不該是美麗的。不該是讓人舒暢的。) 



岡本的藝術觀,我多少有無法茍同之處,但也深受其影響。

藝術不該是技巧性的、不該是美的、不該是舒適的,

只要讓人心中有所觸發,藝術作品就達到了應有的效用。

所以現在若看到一些莫名其妙,失去平衡性的作品,不論是音樂、繪畫、戲劇,

以前的我也許是皺起眉頭,加以批評,

但現在卻願意以開闊的心胸,接受這一切─ 

即使這件作品如何地不平衡巧妙,既然能讓我心中無法釋懷,

那他似乎達到了「藝術作品」觸動人心的功效,

也許作者期望的功效,與實際成果不同便是了。 



多少有想反駁岡本的地方。像是「美」該有一定的定義,

即使藝術領域如何被打破,我想背後應該有需遵循的公式。

目前的我還無法說出個所以然,

暫且當作今後預定學習的目標,關於美學領域的知識。 



剛接觸岡本的我,二話不說自願組立「岡本教」,成為一號教徒。

岡本教又名「岡本太陽教」,

一是取自岡本最著名作品「太陽之塔」,

二是取自教主本名太郎,與太陽字音相近,

三則是教主威力如太陽一般耀眼。

成立不久後,竟發現自己與教主生日同天,

暗自高興著,也讓我更感受到身上的使命,

在此繼續宣揚岡本太陽教義。 



延伸閱讀:

以下是傳教成功的例子─在沙羅双樹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