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上村松園展
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
2010/11/02~2010/12/12
東京、京都兩地輪番上陣的「上村松園展」,也算是年度大展之一。
第一次面對上村松園的畫,是今年九月在東京的出光美術館,
當時的美人畫展當中,當然少不了上村松園的作品,
雖然只有少數幾幅,但我不知怎麼心血來潮,離開時在美術館書局買了一本上村松園的畫冊,
沒想到回京都沒多久,就見到了此次巡迴畫展的消息。
由於日本的美術館,常常會有互相打廣告的嫌疑,
例如會在美術館賣場擺下次展覽相關的介紹書啦、或是擺一些其他美術館的消息,
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當時買下那本畫冊、直至前幾日觀賞「上村松園展」的這一連串過程,
究竟是我真被上村松園的作品給「煞」到了呢、還是我根本被美術館行銷了。
不過,上村松園的繪畫當中,常常出現能樂題材,這的確是引起我注意的關鍵。
例如這次畫展主打的作品,也就是文章開頭的這張「序之舞」,
扇子的拿法,明顯地是能樂裡面舞的動作。
距離自己上次跳能樂,記憶猶新(八月初的事),
因此由女性畫家、描繪女性角色來表現這樣的題材,讓身為女性的自己,不得不受其吸引。
京都出身、家境小康的上村松園,和其他(古早)京都人一樣,
理所當然地,幼時起便學習許多傳統藝能,
練習能樂,可以說是一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我想這樣的題材,對年紀稍長的京都人們來說,是很有共鳴的吧,
與畫展一同舉辦的特別活動,甚至還實際請能樂師來演講,
並演出上村松園畫中的能樂片段。
就我所見,上村的畫技早在二十多歲就成熟便定型,
基本的畫風,至晚年都沒有太大變化。
年輕時的作品,可以說是極盡華麗地描繪女性姿態,
尤其是和服及配件,不過是一件衣裳,根本可以用眼花撩亂來形容,
這種華麗感隨著年紀而漸漸轉成淡雅,並且畫面越來越多留白。
還有,她喜歡把一樣的構圖一畫再畫,只是把身上的和服換了一件,
像是女孩幫紙娃娃換衣服似的,很有意思。
憑券不只可欣賞上村松園展,還附帶四樓的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收藏展。
也許是為了配合上村松園展的主題,收藏展選了許多描繪「女性」的作品,
包括日本畫、西洋畫(日本畫家),以日本的藝術家為主,
除了較學院派的作品之外,還有很多現代藝術,以及陶藝作品。
坦白說,這真是莫名其妙的大雜燴展覽,我倒因此看得非常開心!
因為是館藏展覽,所以並無特定藝術種類,
看得出館方非常用心想把「女性」這個主題湊在一起,但卻湊得很勉強。
由於每種風格差異太大,反而顯出很詭譎的幽默。
最「跳tone」的,大概是中間的一個獨立展示間。
展出了現代女性藝術家的數張大幅攝影照片,主題子宮頸,
以及她拍攝了許多女人對著鏡子化妝的過程。
哇,這可妙了,其實雖然這裡名為「近代」美術館,
但座落在平安神宮大鳥居旁,隔壁又都是一些富古味的建築,
觀展訪客又都是六十歲以上年長者居多,如此新潮的作品,在這兒還真不搭軋啊。
更不搭軋的是,離開這個展室後,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北大路魯山人的陶器作品,充滿了醇厚的古意。
我倒是因此興致高昂,因為這樣錯謬的安排,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還是我該形容他為藝術感),
反而讓我抱著一種尋寶的心情,在這館藏展中玩耍得樂此不疲。
另外是自己逛展的小趣聞一件。
上次在課堂發表竹久夢二,有個學姊來告訴我,
她突然發現夢二的女性畫,和她喜愛的日本畫家「甲斐庄楠音」有相似之處,
回家google了一下甲斐庄楠音,乍看之下,女性的體態有些神似,
仔細一看,筆觸或用色又有很大差異。
這次逛展時,走到日本畫那區,
遠遠望到一幅畫的側邊,心想,啊,這是夢二了,
走近一看,竟然是甲斐庄楠音!!
當下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悔恨不已!
對辨認夢二畫風極有自信的自己(連逛街都可以隨意指出來),
竟然犯下如此錯誤!!而且還真被學姊說中了!!
不過近看就會發現筆觸及畫法完全不同,至少這還帶給我些許安慰。
逛展逛到最後,遠遠看到一個很隨興的人臉速寫,
腦中立刻閃過:這是夢二了吧!!
走近一看,的確,這張畫(根本只能稱做是一張隨筆描繪的紙)只畫了一個人臉輪廓,
但那種怪異的臉孔,非夢二莫屬了,
此時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勝利感,把適才受到的打擊,一掃而空。
甚至不自覺在臉上露出笑意,內心獨白:哈哈,能夠憑這樣莫名幾筆,便能辨認出夢二作品的我,
總算有資格宣稱──「這是我的碩士研究課題」吧。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MIYABI日本傳統文化
MIYABI日本傳統文化
純出於興趣,思量許久,總算著手設了這樣一個blog。
因為自己在日本學習了各類傳統文化,
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同樣熱愛並學習的朋友們,
更看到許多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的朋友。
所以,想將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及收穫,
透過書寫,分享給大家。
其實自己的blog早已累積了不少這類文章,
但畢竟介紹角度偏私人、偏主觀,
而且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在寫,內容也沒什麼系統。
現在有了這樣的blog,除了我的文章之外,
還請幾位同樣喜愛並學習日本傳統文化的朋友,一同來分享經驗並書寫。
主要分幾個大類:日本箏、津輕三味線、地歌三味線、茶道、和服
以下摘錄blog主旨介紹:
藝術──音樂、繪畫、舞蹈等,是人類共通的語言、溝通的橋樑。
異國文化卻常因國情及語言隔閡,無法相互體會其精妙神髓,
尤其是日本傳統文化,礙於嚴謹的傳承制度,
其中有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展現,
並且若未身於流派,便無法習得箇中巧妙。
本部落格聚集了幾位日本傳統文化的學習及愛好者,
涉略層面目前含括了日本傳統音樂、茶道、和服等日本傳統文化,
願能將我們的學習經驗,累積成具知識性、參考性的文章,
並抱持著研究及推廣的心情,期望內容深入淺出,
若喜愛日本傳統文化的讀者們,
能夠做為學習或欣賞時的參考,將是筆者們最大的收獲。
謹此致謝。
若有任何指教,隨時歡迎您來信。
MIYABI日本傳統文化部落格
Doco
日本文學與箏曲的對話
解說:王文萱(Doco)
古今和歌集‧金葉和歌集‧十六夜日記
這五首箏曲,有些引用日本詩歌做詞,
有些引用日本文學的故事背景,
被引用的作品,都在日本文學史上佔了極重地位,
而這五首曲本身,對日本箏這項樂器來說,
不僅是技巧的展現、或是時代情懷的抒發,
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次活動以推廣為目的,參加免費,
但因座位有限,為了保障參加權益,歡迎您先寫信來報名。
信中請附上:代表者姓名、參加人數。謝謝!
主辦:
MIYABI日本傳統文化
協辦:台大日文系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東京丸之內‧出光美術館
出光美術館
東京都千代田区丸の内3-1-1 帝劇ビル9階(出光専用エレベーター9階)
出光美術館真是另人驚豔的「小」地方。
「小」只是一開始對他的誤解。
實際進館參觀後,才發現這個美術館,不論館內或館外、館藏,都是「大」得不得了。
東京之行,沒什麼預設,
真正有排的行程,大概就是夢二美術館、靖國神社、及品嘗Pierre Herme的馬卡龍而已。
其他就是四處走走,打算在各景點拿了美術館傳單之後,再做決定。
在靖國神社拿到的傳單「日本美術的維納斯」,
主題是浮世繪,心想不會晃太久,
於是打算把最後一天都耗在丸之內四處繞繞。
由於館址在帝國大樓的九樓,
來到了門口之後,才發現原來「出光美術館」就在帝國劇場的旁邊。
這棟大樓雖然外表已有些歷史,
走進掛有招牌的大門,在門口迎接的,
是身著西裝、專門引導客人坐電梯進場的工作人員。好個氣派!
到了九樓,發現雖然這個美術館在大樓的其中一層,
展場規劃及動線都相當好,根本讓人忘了這是處在大樓空間當中,
好似一般獨立建造而成的「館」。
創館者也就是是出光興產的創業者‧出光佐三,
這裡理所當然地擺放了他長年收藏的美術品,其中有不少是重要文化財。
當季的展覽,展出許多江戶時期直到近代浮世繪畫家的美人畫作品。
有趣的是依照時代看下來,從傳統的平面日本畫,一直到日本傳進西洋透視法,
從平面的「紙片人」,漸漸長出了「肉」,總算讓人感覺到體態。
除了主要特別展之外,
有一個小展館,放的是西洋現代藝術。
包括了好幾幅孟克(一八六三~一九四四),以及法國野獸派作畫家Georges Rouault(一八七一~一九五八)。
據說佐三先生大量收集Rouault作品,收藏數量之多,堪稱世上數一數二。
有一間茶室,展示了一些茶道具,不過被圍起來無法接近觀賞。
還有一間陶片室, 這可特別了,
擺放著日本各地各時期,以及世界各國陶器的「破片」。
因為是以「資料」方式來收集,並沒有全部攤開展覽,有些藏在櫃中。
若有心做陶片考古研究,和出光美術館合作,說不定是很好的方式。
看完展覽後,開展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皇居外圍風景。
原來這面牆正對著皇居,因此建了整片觀景窗,並設有座椅。
旁邊甚至擺了免費的茶水供應,不愧是私人美術館,
印象中,有免費「茶」,還可自選煎茶烏龍茶烘焙茶的美術館,這好像還是第一次遇見。
回來看了一下網頁,發現這裡的展覽,多是以日本美術為主,
尤其是出光先生最早期開始收藏的禪僧「仙厓」,
正是本期展覽(9/18~11/3),應該很值得一看。
在繁忙的丸之內辦公大樓區內,能有這樣與外界隔絕的奇妙空間,
在此逛累了休息、看看窗外風景,喝個茶水再上路,真是悠閒的一個上午。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翻譯是痛苦又美妙的工作
歐洲統合史
作者:遠藤乾
國立編輯館 主譯
姜家雄 審閱
王文萱 譯
出版:五南圖書
ISBN:9789571160153
(此書實為合譯,在此感謝一同工作的朋友們!)
翻譯是痛苦又美妙的工作。
而且非常說一是一,不討價還價的工作。
每個字都要經過頭腦消化、雙手打字,才能有成果,
翻多少字,進度就是多少,報酬就是多少。
不像創作,隨著靈感強弱,腳步時快時慢,
做完了不論自己評價如何,都還不一定賺得到子。
也不像寫論文,雖然寫論文已經很是一種累積的工作了,
但畢竟也有靈感通順問題。
翻譯幾乎是只要打起精神來運轉,碰到滯礙難行便狂查資料,
幾乎都能夠解決,而有所進展。
說真的,這是我做過的工作當中,最「踏實」的一種類型。
由於正職仍是學生身份,翻譯只是眾多生活當中的其中一個面向,
為了能夠安排其他要事,我常把翻譯工作集中在短期間內,一次衝完。
整天窩在家中面對螢幕只為了累計一日字數,
有種把自己逼到絕境的痛苦,
但當完成一本書時,那種美妙的成就感,真是無可言喻!
有人問我,怎麼開始從事翻譯的?
我會說:如果想從事翻譯,最重要的不是累積實力,而是要做口碑!
託許多長輩及友人之福,
我的翻譯之路才剛起步,至目前為止還算順遂。
接過幾間出版社案子,一開始都是長輩介紹,
先嘗試了該間出版社的編輯、或是簡單的文書工作(都是接案制),
大概因為做得還算不差吧,
合作起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總編就會問我有沒有興趣試作翻譯。
有了第一本書的翻譯經驗,就更有機會讓其他人介紹我做翻譯。
為了讓別人有興趣「介紹」自己,這些「口碑」從日常生活當中就要開始培養了。
大概不外是要塑造這樣的形象「有日文專業、認真負責、做事靈活、值得信任」。
以上四點──當然,自己沒能做到,總之就是時時拿來警惕。
尤其是,當其他人把拖稿做為常態的時候,
絕對不會拖稿的人,勝出的機率便大了很多。
因為我給自己的截稿日,常常都是出版社截稿日的半個月之前,
所以我敢說自己拖稿機率很低,
自己當過編輯便知道,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和譯者及筆者催稿......。
有收穫就要有付出,這是千古不變的大道理。
翻譯得到的是自由掌控的生活,不必出門面對人際關係,可自由調配工作進度,
付出的是,無法選擇想翻的內容(至少我還是入門者,沒得選),
分配不好便會造成眼睜睜看著別人放假,自己卻要趕稿的悲劇,
家裡窩太久,五天之後好不容易跨出門,發現室外空氣好像會令人窒息,
並且,做多少字就拿多少錢,是非常腳踏實地無法走捷徑的工作形式。
說起來,這項工作的付出及所得,很公平,
我還是會努力繼續往前邁進的。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京都創生座─第五回公演‧舞扇要結緣
五感で感じる和の文化事業
京都会館開館50周年記念
京都創生座 第5回公演
「舞扇要結縁(まいおうぎかなめのけちえん)」
平成22年9月4日(土) 午後4時開演
京都創生座──企圖融合各類傳統藝能,
成為京都傳統藝能文化的發信地,
一個帶有嶄新實驗性質、又深具使命感的組織。
創生座的主要成員,
包括了能樂師(能及狂言)、日本舞踊家、各類演奏家,
雖然都是傳統藝能,但這些領域,幾乎平時不會在同一個舞台上同時表演,
甚至連幾位能樂師成員,都是跨流派的合作。
這樣的組合,所嘗試的,
是一般舞台所看不到的「collaboration」。
我私自揣測這樣的協同演出,
也許比表坊加上明華園、比當代傳奇劇場還要更難。
(這裡的「難」指的不是整齣戲劇的表現,每齣戲都有高深艱難處,
指的是要把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時,所要考慮的因素)
因為日本文化中有非常嚴謹且固定的「型」。
這些傳統藝能,很有可能幾百年來,
表演的都是相同的內容、甚至走同樣的步伐、同樣的舉手投足,
例如在「能」當中,望月有一定的動作,
在日本舞踊當中,書寫有一定的姿勢。
能的走位配上一定的節奏、日本舞踊配上一定的旋律,
要怎麼樣的設計,才能將所有演員一同配置在台上呢?
創生座的第五回公演,
便是為了盡情發揮「能」、「狂言」、「日本舞踊」的特色,所寫成的劇本。
天界中兩名舞者「慧星」(由舞踊師表現)、「天津乙女」(由能樂師表現),
交換舞扇定情,但之後卻落入凡間,
天津乙女成了「創座」的舞姬(由舞踊師表現),
慧星則成了「生座」的舞人(由能樂師表現)。
兩座競爭,吵著誰才是最強的舞者,
沒料到前世結緣的兩人相遇,
拿出了前世在天界定情的舞扇,映證愛情。
其中有些橋段,是舞踊師及能樂師一同在台上演出,有些則是分開一人一段。
分開一人一段輪番上陣時,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能及舞踊平時的伴奏樂器及節奏,原本就不同,
其中小鼓和大鼓,兩方都會使用,但所拍擊的節奏卻完全不同,因此伴奏也分做兩方。
故事設定原本就是安排為「創座」、「生座」兩個不同舞團,
所以兩方樂器輪番上陣,不會太突兀。
其中有一幕是兩方樂器一同敲擊,互相較勁的場面,
可以明顯聽出,兩方的大小鼓同時敲擊,
明明是同樣的樂器,兩方音色、吆喝聲、節奏,卻完全不一樣。
一同演出時難度更高了,因為能和舞踊,
連基本站立方式、走路方式都不同,
尤其能樂師又戴著面具,幾乎是看不到路的狀態,
兩方卻巧妙地,保有自己藝能原來的動作,
用自己的方式跳舞,又能夠融合在一起表現出兩人的情感,
甚至有兩人搭配完成的動作。
能與舞踊一同演出時,為了表現兩人愛情,
此時所用的伴奏樂器,不是能的伴奏(能樂囃子)、也不是舞踊伴奏(邦樂囃子及長唄),
而是地歌箏曲與尺八的組合。
利用箏演奏出流瀉的旋律,拿來突顯兩人的愛情,
這樣的安排實在太巧妙了!
每種樂器都放在原本該有的位置,適得其所,
又不忘嘗試每種傳統與傳統之間的碰撞,
只能說導演的安排非常高招。
另外,狂言在這齣戲裡的角色非常重要。
狂言方在能劇表演中,本來就有串場的功用,
在這齣嶄新組合的戲劇當中,狂言也擔任了串場的角色。
創座、生座,同時都有一位狂言方,
兩位上台爭論著誰家主人舞技高強,
使用了狂言原有的方式,一邊搞笑、一邊串場。
唯一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
是為了要配合每種傳統藝能的演出方式,
因此背景及舞台裝置不斷切換,
甚至有點切換得太多次,
雖然劇情仍然流暢,但情緒卻太容易被打斷了,有些過於瑣碎。
另外,也許是為了平衡能與舞踊的演出,兩邊都力求完整,
因此偶爾會覺得舞蹈太冗長或是太過多餘。
總而言之,這真是非常令人開心的觀劇經驗,
尤其是能夠欣賞到自己的能樂老師們在台上的英姿。
飾演第一男主角的伸吾老師,戴著面、少了能舞台的柱子拿來測量距離,
在視野狹隘不便於行的狀況下,竟然還能與舞踊師一同起舞,
在台下真是捏一把冷汗,但老師卻在舞台上悠遊自得,只能說功力深厚。
另外,創作劇本的,則是一直以來照顧我的姊姊,
在台下觀賞她寫的劇本,這還是第一次。
也因為自己學了一些能、小鼓、三味線、箏的一些皮毛,
在看這齣劇時,更有樂趣。
除了劇情及令人驚訝的表現方式之外,
對我來說,更有收獲的,
是對各項傳統藝能又有了更深的體會吧。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能樂──道成寺
《道成寺》不僅是故事本身有名,而且還是能樂當中的大作之一。
道成寺故事來自安珍與清姬的傳說,
每個版本稍有出入,但大致內容如下:
僧侶安珍到熊野一帶參拜,
路經紀伊國(現今和歌山縣),村長女兒清姬對安珍一見鍾情,
但安珍身為僧侶覺得不妥,便藉故參拜完後回程再來訪,
卻偷偷繞道欲渡過日高川。
發現受騙的清姬追到川邊,見安珍乘舟而去,
便化作一條大蛇緊追不放。
安珍逃到對岸的道成寺當中,躲進大鐘裡,
大蛇追至寺中,纏住大鐘,並噴出火燄包圍大鐘,
將鐘及安珍燒毀,傷心至極的清姬便投入日高川消失。
日本許多傳統藝能以此故事為題,搬上舞台。
如能樂《道成寺》、歌舞伎《京鹿子娘道成寺》、另外還有例如長唄、舞踊等等,
至今仍有許多嶄新的創作不斷上演。
能樂的《道成寺》,甚至被稱為能樂師的「畢業公演作品」,
如果能夠將《道成寺》演好,便表示這位演員,能夠獨當一面。
為什麼呢?以下先簡單介紹能樂《道成寺》的劇情,
配合各角色出場順序來介紹。粗體字部份為各角色。
道成寺劇情介紹:
後見(在能舞台後方協助演出,相當於幕前工作人員)
後見將大鐘搬上舞台,並由「鐘後見」協助將大鐘懸掛在舞台中央。
紀州道成寺‧寺院住持(ワキ,指能樂中的「配角」)
住持出場,表示寺院長年沒有大鐘,
現今新鐘落成,將舉行供養法會。他叮嚀所有人,不准讓女性進入。
寺男(オモアイ,擔任劇中狂言角色)
寺男宣布今日為法事,女人不准入寺。
白拍子(前シテ,指能樂中前半場的「主角」)
(白拍子指以男裝表演歌舞的藝人,多為女性)
白拍子登場。向寺男表示想為法事獻舞,寺男起初拒絕,後來卻准許通行。
白拍子入寺。戴上烏帽子起舞,此段為《道成寺》重點舞姿,稱「亂拍子」(らんびょうし)
舞步由慢至快,長達二十多分鐘。
突然一聲巨響,原來白拍子趁著寺人們不注意,
躲進了大鐘之內,大鐘落下。
兩位寺男惶恐,互相推責任,要對方與住持報告。
總算在一陣喧鬧之後,寺男和住持報告事情源由,
住持緩緩說出不准女人入寺的原因,就是出於以前的那段傳說(傳說內容請見上述安珍與清姬故事)。
住持與僧人們合力作法,好不容易大鐘又升了上去。
蛇(後シテ,指能樂中後半場的「主角」)
大鐘中出現的,是一隻蛇妖,戴著「般若」面具。
住持與僧人不斷對蛇妖作法,展開激烈的戰鬥,
蛇妖終於撐不住而退場,最後「碰!」地一聲,投入川中。
以上是簡單的劇情介紹。
接下來要談這齣戲之所以被稱為大作、被稱為「能樂師畢業發表作品」的原因。
一是「鐘」、二是「亂拍子」。
----------------------------------------------------------------------------------
鐘──
能樂師除了訓練舞台上的「演技」(有演有舞有唱,包羅萬象)之外,
其餘時間可忙得很。
戴面具、換衣裝、整理假髮,這些事情全都是能樂師自己來的,
而且除了演技,還要練地謠(伴奏的歌唱)、背台詞,
有些人為了更熟悉各聲部,還會學能樂裡的樂器。
當然,道具也是要自己製作。
於是這個鐘,可重要了。
鐘的骨架是用竹編成的,下面邊緣再放鉛塊,增加重量,
外面覆蓋上綢緞,整個鐘的重量大概與一個人相等。
鐘的內部機關重重,包括主角要在裡面變身的一切道具,
面具、杖、針線(換裝用)等等。
當然這個鐘,是主角自己負責製作的,而且鐘的製作方式,
一切都是秘傳,甚至書上介紹說,在鐘出場之前,
擺在後台要用屏風擋起來,一切機密不准外漏。
道成寺的舞台上有很多人,其中所謂「鐘後見」,
就是為了在劇中把鐘吊上吊下。
而能舞台的「笛柱」(由觀眾席看去,靠右後方,離笛奏者最近的柱子),
上面有個金屬環,便是拿來綁吊鐘的繩子。
天花板上為了吊鐘而裝的滾輪,
是為了演出《道成寺》而特別裝置的。
白拍子跳舞時,臉戴面具,視線非常狹窄(戴面之後的視野真的是意想不到地小!),
演員要保持正面面向觀眾,然後憑感覺抓住鐘的位置,
才能正確地站在鐘下,等「鐘後見」把鐘放下,躲入鐘中。
要是位置抓不好......據說還曾經有演員被鐘卡到扭傷脖子的。
然而,並不是躲到鐘裡就一切沒事。
趁著外面住持作法,主角要忙著換裝、戴面具,
一切都憑自己來,換下的面具及衣服,還要妥善收在鐘裡面,
否則當鐘拉起,就會發現散落一地的金蟬脫殼,窘得很。
亂拍子──
另外一個極大挑戰是「亂拍子」。
「亂拍子」長達二三十分鐘,究竟做些什麼呢?
只見演員在台上,用極慢的步伐,前後左右踏著步。
與之合奏的,只有小鼓師的鼓聲、以及小鼓師的「掛け声」(吆喝聲)。
二十幾分鐘後,步伐漸漸加快,最後主角才碰地一聲躲進鐘裡。
這半小時的亂拍子,考驗著能樂師的體力及穩定度,
在劇情當中,白拍子是藉故跳著緩慢的舞,讓寺院的人們睡著,才能趁機作亂,
而在現實當中,這半小時的亂拍子,可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整個劇場氣氛凝結,充滿緊張感,才帶得出躲進鐘裡那一瞬間的高潮。
關於亂拍子所踏的舞步,是呈三角形路線的,
有一說這是蛇身上的鱗片。
也有一說,認為白拍子左右互踏,是象徵正在登上寺院階梯。
不論如何,當下我雖然覺得這半小時也太過漫長,
但當鐘落下的那一刻,突然理解了這半小時所帶來的凝結,的確有其意義。
----------------------------------------------------------------------------------
以上介紹了能樂《道成寺》的劇情及代表性,
今天實際看完表演,心中滿是興奮,親身體驗了稱為大作的原由何在,
這部份便容我留待後續。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能樂──怎麼看?
這是個最常出現的問題、也是個最難回答的問題,
也是我最想理解的問題,所以,我在標題上打了個問號。
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和我一起來解這個問題。
能樂集大成的世阿彌(約十四~十五世紀),在他的著作中,
將「能」這個字拿來做「劇」的意思使用。
於是老師說了,「能」是一種集合各種藝術的劇──
其中有工藝、音樂、服飾、繪畫、歌、身體表現、文學、詩...。
是種「綜合藝術劇」。
老師說:
可以當假面劇來看──
能面是非常美的工藝作品。
可以當音樂劇來看──
「囃子」(はやし,指笛、太鼓、大鼓、小鼓組成的樂器伴奏)的各個演奏,
都是獨具存在感的,每種樂器並不特別去配合另種樂器,
但四種一起發聲時,卻能造成一個獨特的世界。
可以當扮裝劇來看──
能樂的衣裝非常豪華絢爛,其中有部份使用「西陣織」,
是技術十分發達的織物,西陣織的發展甚至與能樂有密切關係。
扇子的製作技術也很發達。
可以當歌舞劇來看──
能樂約六百年歷史,其中的「謡」(うたい,指能的台詞及歌唱部份)、「型」(かた,指許多固定的動作),
都是經過歲月洗鍊而成的,沒有多餘且累贅的動作。
而這些今後也將繼續變化下去。
可以當詩劇來看──
「能本」(能的劇本)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文章基調是「七五調」,
七五調是日文中聽起來最優美的韻文,
因此不論懂不懂其中的歌詞,這都是對日本人來說最美的音響。
老師又提出兩種觀賞方式。
一是「只顧看」。
二是「當作劇來看」。
一呢,是要人拋掉先入為主的觀念,只顧看。
就像是到美術館賞畫、或是聽音樂會時,什麼都不想,只看就好。
可以把能當成一種「和樂器與歌的現場演奏」。
二呢,是站在「能樂是以語言的力量來做出各種表現的戲劇」這個立場來看。
只要知道了故事背景,那麼,雖然表演方式很抽象,
也可以抓住劇情來想像。
能是非常抽象的表演。
例如要表現人在賞月,舞台上並不會出現月色背景,
而是靠演員頭往上輕輕一瞥,做出看月的姿勢,
剩的就讓觀者自行想像(簡單說就是腦中補完...)。
當然若對劇碼的背景夠了解,甚至理解每句歌詞,想像起來就更容易了。
實際上在學習能樂時,會發現一個問題:
到底每個動作,有沒有對應固定的歌詞?
答案是:有時有,有時沒有。
有些動作有明顯的意義,像是賞月啦、拔刀啦、舀水啦,
歌詞中剛好提到了,那麼動作就要與歌詞一同出現,
但有些是無意義的動作,簡單說就是拿來「串場」的,
這時便不一定會對應在歌詞上。
(題外話,由於我們是初學者,不太會控制動作速度,
老師在旁邊幫忙唱「謠」的時候,
會很親切地隨著我們的動作來加快或放慢旋律,
讓歌詞能夠與動作對應。這真是奢侈的學習方式啊。)
既然動作與歌詞有對應,那麼,跳的人應該很了解自己在跳些什麼囉?
是的。我至今只學過兩曲仕舞(節錄主角的一小段舞,不著面與能裝束,以地謠伴奏),
在練習的過程中對這兩曲的歌詞內容很熟悉,
我實際感受到,這是要「融入角色及劇情」的一種表現。
但每次看同學跳著自己沒有學過的曲子,由於對歌詞內容不了解,
不論看再多次,我還是無法融入對方跳的內容,一整個摸不著頭緒。
在不懂歌詞的情況下,我無法做到上述的「二、當作劇來看」,
倒是若用「一、只顧看」的方式,會覺得輕鬆愉快好吸收。
因此我傾向稱他「能樂」而不是「能劇」,
在不懂劇情時,把他當作配合著音樂的「舞」來看吧。
精鍊又沉穩的動作及充滿人聲共鳴的音樂,
日本式的「舞」,與其他民族追求華麗或跳躍的表現,完全相反。
我很喜歡地謠的共鳴,我總覺得日本的音樂不是向上發展的、不是跳躍的,
而是由人的身體內部、生命根部,傳出來的一種聲音,
西方音樂就像是在蓋巴別塔,追求穩固的地基以及與天齊高的寬廣,
但日本的音樂卻是要求每一步都貼緊地面,站得穩,
不往上求齊天高,而是與地面又穩又紮實地平行移動。
被這樣的人聲共鳴環繞,若能舒適地睡去,
那也是一種幸福的睡眠,和因為不懂感到無聊而睡著,大概是不同的吧。
能樂小鼓
小鼓,是日本常見的一種傳統樂器。
戲劇方面,用在能樂及長唄(多用來做歌舞伎的伴奏音樂),
其他像是舞踊、各地的祭典,都常使用。
對了,最近聽老師說,原來天理教也常在傳教活動等行事中使用小鼓。
我認為打擊樂器其實是日常生活中最方便的了,
隨手敲擊任何物品,都會發出或高或低的音色,
運用幾種音色,就可以擊出有變化、節奏感的拍子,
唱歌跳舞或是帶動氣氛都很適宜。
日本的小鼓據說原本也是隨著雅樂由中國傳進的,
長年下來擁有了固定的尺寸及構造,並且普及到一般民眾生活之中,
稍早之前,小鼓的普及率就像現在許多人家中有台鋼琴一樣,
閒暇之餘,打個節奏唱首地謠,豈不快哉。
時至今日,在畫作當中看到小鼓的機率,可能還比親眼所見機率高。
有許多江戶時代的美人畫,總喜歡畫個美人手持小鼓,
倒是美人看起來太過纖細,似乎手無縛雞之力,可能沒舉個多久就會手酸吧...。
在練習小鼓的過程中,的確最難克服的就是「手酸」。
我參加了三年的傳統戲劇營,其中有小鼓課程可以加選,
我便加選了三次,每次上個五~六堂課,學首曲子,上台發表。
第一年及第二年,光是忙著把曲中的節奏背好,
第三年,只有我一人加選小鼓,成了一對一的個別課,
便有許多單獨請教老師的機會,也越來越喜歡這項樂器。
但,每次課程事隔一年,仍然難以克服手酸,導致現在嚴重筋骨酸痛。
以下簡單介紹小鼓構造、能樂中的小鼓、以及基本演奏技巧。
小鼓構造
小鼓的基本構造可分為「胴」和「革」。
「胴」是木頭造的鼓身,有點類似啞鈴的形狀,
上面塗漆,有些高級小鼓上面會有裝飾花紋(漆器裝飾花紋稱「蒔絵」),
好的「胴」可用上幾百年。
「革」是指上下兩片鼓皮面。將馬皮張開後周圍用鐵圈固定,
好的皮,同樣也可以用上百年。
還有把「革」及「胴」綁在一起的橘色粗麻繩「調べ」,
以及在「調べ」上面綁著一條小細繩,用來勾放左手小指的「小締め」。
另外,也許稍微注意,會看到小鼓奏者在舞台上「沾口水」,請不要太驚訝,
其實是為了把裁成小條的「調子紙」,用唾液黏貼在鼓面上,
用來調整濕度,變化小鼓微妙的音色。
樂器有項很有趣的特性,就是保留許多「調整」的空間。
因為樂器隨著時地及人的不同,音色變化的彈性空間很廣,
需要因應外在變化來做調整,才能每次都做出最好的表現。
能樂中的小鼓
能樂裡面用到的伴奏樂器有四項─太鼓、大鼓、小鼓、笛,總稱「囃子」(はやし)。
太鼓可有可無。沒有太鼓的稱「大小物」,加上太鼓稱「太鼓物」。
這四種樂器依太鼓、大鼓、小鼓、笛的順序,由左到右坐在舞台的後方(「横板」上),
也就是畫有松樹的「鏡板」前面。
附帶一提,能舞台為了表示演員所在位置,每一塊位置都有名稱。
其中在舞台中央,也就是演員開始及結束表演的這塊位置,
由於剛好在大鼓及小鼓的前面,所以這塊位置就叫「大小間」(だいしょうまえ)。
能樂中小鼓流派大略有四家:幸、幸清、大倉、觀世。
有趣的是這個流派分類,與能樂本身的分類又不同,
因此每個小鼓流派都有可能和所有的能樂役者流派合作,
這時最辛苦的是,每個流派的曲子都有些不同,
小鼓師得把所有流派的相異處搞清楚,等於是要背好幾種譜!
基本演奏技巧
小鼓的音色有四種:「Po」「Pu」 「Ta」「Chi」
「Po」:右手五隻指頭,敲擊力道強,鼓面中央,左手抓繩子「鬆-緊-鬆」
「Pu」:右手食指, 敲擊力道弱,鼓面中央,左手抓繩子「鬆-緊-鬆」
「Ta」:右手無名指, 敲擊力道弱,鼓面外側,左手抓繩子「緊」
「Chi」:右手中指+無名指, 敲擊力道強,鼓面外側,左手抓繩子「緊」
從以上可看得出來,小鼓音色不同,因素很多。
敲擊鼓面位置不同,以及左手握繩的鬆及緊,和敲擊力道本身的強弱,都有影響。
另外除了打小鼓之外,還有一項有趣的「掛け声」,中文比較近似的翻譯大概是「吆喝聲」吧!
「掛け声」在日本的樂器演奏中常出現,
奏者一邊打小鼓,一邊喊「Yo~」、「Ho~」、「Ya~」等等的聲音,
喊得力道如何,對整個舞台效果影響非常大。
能的樂曲一般是八拍子,小鼓有好幾種「節奏組合」,
大多就是以八拍子為單位來計算,偶爾有幾種是四拍子的組合。
------------------------------------------------------------------------------------------------------------------------------------
以上就我目前所知做了簡單的介紹。
最後想提我的兩位小鼓老師─大倉流的久田陽春子、高橋奈王子老師。
為什麼想提她們兩位呢?沒錯,這兩位小鼓師,都是女性。
雖然現今已沒有限制女性上舞台,
但這對女性來說真是很吃力的工作。
一直舉著小鼓是很辛苦的,我才三五分鐘就撐不住了。
小鼓奏者非常忙碌,除了顧左右手、吆喝聲,還要背好幾種流派的譜。
為了在各地演出,又得時常東奔西跑。
沒有一定的體力,真的無法勝任這樣的工作。
兩位老師都是美人,但她們的「掛け声」非常帥氣,力道完全不輸給男性,
也讓我在學習這樣樂器時,更加了些自信。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8月10日─T.T.T.成果發表會(能‧仕舞、地謡、小鼓)
Traditional Theater Training 2010發表會
時間: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17:30入場 18:00開場
地點:京都大江能樂堂 免費入場
第三次參加T.T.T.─傳統藝能訓練營(該叫做魔鬼集中營?),
也是第二次選擇參加能樂的課程。
如同過去經驗,有許多國外來的客人,
是為了這個訓練營而短期居留在京都的。
而原本就居住在京都的參加者,
有些人選擇在訓練營結束之後,直接到老師門下繼續進修。
因此像我這樣參加三、四次的,其實不多,每年大約一兩位。
我卻沒有選擇到老師門下,
因為平時還有其他的技能要練習,
沒辦法不中斷地學習能樂,
乾脆每年利用暑假撥出三星期,每天花上四五小時(加上交通大概六小時),
練好一曲能樂(仕舞)、一曲小鼓,並且正式在台上發表。
這樣三星期的密集課程對我來說,還有種「激發潛能」的急迫感。
不過今年卻猶豫著明年繼續參加的可能性。
因為我發現去年學的內容,身體早已忘記,
等於是又花上了一些時間重新來過。
我必須快點起喚起之前學過的內容,
才能將多餘的時間用心去體驗其他方面,
包括怎麼把「型」做得更漂亮、以及咀嚼歌詞意境等等。
幸運的是,今年能樂組人數很少,只有四人,
每個人分配到的指導時間比以往更長,
因此還是學到了許多不同於去年的內容。
甚至今年的小鼓課,只有我一個人選修,
於是我得到了一對一授課的機會,學費價格不變,真是豪華!
與去年同樣的感想則是:比起看能,我更喜歡自己跳能。
透過能樂中的各種「型」,讓身體保持著穩定感,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還有唱「地謡」時,那種從身體底部發出來的聲音,
非常有抒解壓力的效果!
能樂對我來說,有點像是「精神修行」的效果。
雖然平時到能樂堂看能,還是會有點想睡……。
今年擔任演出內容如下:
能─仕舞‧羽衣
能─小鼓‧小袖曽我
能─地謠‧国栖
入場免費,進出場自由,
除了能樂,還有狂言及日本舞踊,
雖然是初學者們的演出,
但還有老師們的番外,值得一看,
歡迎在京都的朋友來觀賞。
相關閱讀:
2007年
8月13日─TTT成果發表會(日本舞踊、小鼓)
「賎の小田卷」─静御前・義経
2009年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命題作文
最近寫blog,像是在寫命題作文。
大概是生活中真要提感觸,太多了,
新奇的事,想想對我來說新奇,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不是,
因此也就罷了。
特別想說的,大概是現實生活中也都說盡了,
想表達的,我想留待更好的表達方式,而不是這種難看的碎念,
想抱怨的,早就丟進垃圾桶裡了。
大概是在諸事繁忙之際,突然想起,啊,我還有那麼個blog可以轉換心情,
因此打開,也沒特別想說什麼,
隨意選張照片、或是選個關鍵字,就開始命題作文了。
說的總是那麼些毫無章法的碎念,
而且全部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搞得好像世界隨著我運轉似的。
我是個很重「經驗」的人,這大概也是我家教育的其中一環。
沒吃過的,管他好吃與否,吃過就是,
沒做過的事,老爸總叫我去試,有經驗最重要,
不知是我天性便如此呢、或是受家裡教育影響呢、還是我根本就遺傳到我爸的基因呢,
成了什麼事都沾點邊、試過一回,不論有沒有結果,至少我經驗了。
(當然這也有範圍和領域的限度,像我這種運動細胞,就不可能每種運動去玩上一回...)
經驗的結果,是多了很多可以說嘴的「經驗」,但卻沒有真正能拿出來的實績。
直到近幾年,我開始煩惱該如何把這些經驗統合,拼湊成一個至少有些價值的自己。
扯得有點遠,我想說的是,一堆莫名其妙的經驗,讓我得到許多書寫命題作文的題材。
雖然這作文寫得不三不四、要深不深、要廣卻莫名其妙摸不著邊───
看吧,我又這樣完成了一篇無所謂的命題作文。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累積的事情
最近在做一些累積的事情。
包括了讀書、學習新語言,以及重拾了很久不曾認真做的事情──練樂器。
好像有一個文章,說是一萬小時的練習時數,可以造就一位還不錯的職人,
(若有朋友記得原文也請告訴我)
這麼算來,國小至高中,雖然很混但每天主副修應該少說也有練個一小時,
加上每天學校各類音樂訓練課程,大概平均一天有兩小時,
3hrs x 365 x (國小四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 10950
所以照理說!我應該有機會成為一位音樂演奏者的,吧?
我卻又花上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把這些技能放諸水流。
但看來那所謂一萬小時累積點數理論,還真有道理,
當我重拾練樂器這件事情時,雖然是不同樂器,
卻會慢慢回憶起練琴的種種:包括對節奏旋律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練琴的方式。
我把以前從鋼琴老師那兒學來的練琴方式,依樣畫葫蘆用在現在的樂器上面。
遇到難的樂句,節拍器從六十開始,慢慢往上加,
如果是一連串的十六分音符,用慢速彈奏仍然不順暢,
那麼就改用附點的方式練幾遍,再把附點倒過來練幾遍。
曲子分段練,一個個小節來,接著再把小節串起來,
小節串樂句、樂句串段落、段落串整首,
一樣從慢速起,漸漸加快,
最後的練習速度,要比真正實際演奏的速度再快一些,
才能保證能夠自由自在做出曲中的各種變化。
音樂果然無國界!
(最近才發現小時候聽到覺得是「廢話」的理論,一句句都隨著年歲增長而被自己驗證)
倒是長大之後發自內心而練琴的感覺,和小時候的責任感完全不同。
該怎麼說,小時候是未曾經過選擇而半強迫練琴的,
長大後則是在外面繞了一圈回來,發現自己真心喜歡音樂而練的吧。
而且長大之後是有自覺地了解這些累積起來的基礎,有多重要,
不像小時候總排斥練音階、練習曲,自以為是地只想把大曲子演奏好,
卻忽略了再怎麼大的曲子,還是由音階這些小單位的音符組織起來的。
......雖然,我仍然懷疑自己對音樂,是真心喜歡呢,
或是因為那一萬小時的累積,使得音樂已經離自己的生命太近,
像是陰魂不散似地周旋在我人生當中而永遠逃不開呢。
倒是每天花一小時來練習,並且配合以前練樂器的經驗,
到目前為止成效還不錯,雖然離目標還遠得很。
最近拿到了老師幫我申請的第一張「免狀」,
是正派邦樂會(註)的「箏曲科普通部」合格,
不久後應該也能拿到第二張免狀了。 再接再厲。
註:正派邦樂會,日本箏曲生田流中相當大的組織,並獲日本文部省認可,
也是日本箏曲流派中,少數有嚴格考試檢定制度的組織。現今家元為中島靖子。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氣味
身旁一些朋友大概知道我對氣味有奇怪的潔癖。 可能也是因為對氣味敏感, 像是今早天氣暖了,空氣是下過雨的清新及濕潤, 嗅覺的確是人們沒得選擇的感官。 其實對嗅覺的重視,從來都沒消失。 西方,十九世紀之前的藝術基本上是以視覺及聽覺為主, 研究室有位學姊名薰,在日文中發音即是「香」之意, 如果氣味像影像一樣,能夠輕易複製及傳達,
像是不吃燒肉的理由,除了對肉沒有太大執著之外,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怕衣服沾上食物味。
每次要進燒烤店,我需要幾天前就先做好心理建設,
確定行程表以及店家位置,以便吃完之後可以馬上衝回家洗衣服洗頭洗澡。
另外像是咖哩店、冬天開著暖氣的食堂,
對氣味潔癖的我殺傷力高達百分之百,
因此我總需要隨身帶著去味噴劑。
有的時候出門,迎面而來的空氣,
會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也許是剛好溫度及濕度對了,空氣會帶我回到幾年前的某一瞬間,
似乎幾年前,我曾在這樣的溫暖以及潮濕之中度過。
那是種類似déjà vu的體驗。
騎腳踏車迎著風聞到的,好像是去年同個季節,
又好像是三年前我第一次來京都生活的那一段日子。
氣味順道帶起了去年、以及三年前的回憶,
這樣的季節,我曾經孤單或快樂,
一切思緒凝結成這種溫度及濕度的空氣,就算我不去特意觸及,
他也硬是隨著風撲向我而來。
眼可以閉上不看、耳可以掩起不聽,為了空氣生存我們卻不得不聞──
嗅覺與人類生命幾乎是同進退。
卻因為生命持續不斷地一吸一吐,使我們幾乎忘記了嗅覺的存在。
二十世紀初期,義大利藝術團體未來派中的畫家卡拉(Carlo Carra),
提倡運用視覺以外的感官來感受繪畫。
又,達利設計過多款香水包裝,他曾說「嗅覺最能賦予我們永恆不朽的靈感」。
東方,寺廟中焚香祈願,除佛壇前點上線香之外,一般民間也焚香風雅。
日本人對於香,更是歷史悠長,甚至發展出香道,配合聞香遊戲,
還加上書道、或配合《源氏物語》等文學作品,成了綜合藝術。
從事的是香味開發方面的工作,
論文研究題目更是嗅覺與藝術的關係。
據她說許多公司致力於開發氣味傳達及再生的技術,
例如結合網路,當點下網頁上的食譜,
便能透過接收器,聞到料理香味,
或是人們在網上選購香水時,可透過接收器「試聞」香味。
我們的世界又會是什麼風景?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國中音樂班隨意談
常常覺得要對自己的成長過程做一些紀錄,
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可能因為自己也還沒成長完整吧,
於是想到什麼,就先隨意說說了。
最近選修了一堂中國戲劇的課,老師當然是日本人,
主要講崑曲及其他中國戲劇的簡單歷史,
很多以前對中國戲劇茫然然的細節,一下被串了起來。
回想起國中音樂班的主任。
這位主任很特別,身兼各年級音樂班的合唱課指導,偶爾還兼體育課,
這麼一說,想必許多在高雄讀過音樂班的朋友,大概都有共同的記憶。
合唱課卻從來不合唱,換來的是各種奇怪的報告。
每星期要交體育報告、鑑賞過的CD曲目、音樂會報告、京劇欣賞報告,
期末要交古蹟報告,合唱考試考的是唱崑曲及指揮。
主任的用意很深。長大後的我,大概能理解她的用心,
揣測了應該如下。
體育報告─
要在電視上看任選一種體育競賽,並且寫心得感想,目的是除了學音樂之外,還要擁有其他視野。
CD曲目─
每週要聽兩片CD、一個月欣賞一片LD(歌劇),並抄寫曲目。
抄寫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曲名及作者,畢竟對國中生來說原文曲名的確稍有難度。
京劇報告─
每週電視上都會播放京劇,觀賞並寫心得。除了學習西洋音樂之外,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不可不知的。
古蹟報告─
一個學期(還是一年?)要交十篇古蹟報告,並有規定幾級古蹟要幾篇。目的是讓學生關心自己生長的環境。
主任常強調,畢業後的學長姊,
上大學後總會回來感謝她當時做了那麼多無理的要求,
當時雖然覺得不平且煩悶,心中想著也許有天我會懂得,總算還是照做了。
不過同學們應對的招數也千變萬化,現在回想起來,
我大概是這樣渡過每週報告的。
體育報告及京劇報告,把體育競賽錄起來直接快轉播放,挑重點來寫便是。
據說有些同學是直接參考報紙上比數及報導,似乎更省事。
合唱課期末的崑曲考試,幾個同學合作把CD裡的曲調,
聽寫成五線譜,直接拿著五線譜上台。
(現在想想把崑曲旋律寫成四四拍子五線譜,實在很有改革傳統的味道)
古蹟報告,這就要感謝家長們,幾個同學湊一湊,
由其中一位父親開車載小朋友們到台南去玩了一趟,總算把十個古蹟湊齊。
其實心中是很感謝主任的。
不過混多於實的我,究竟有沒有學到什麼呢?
坦白說,知識到底學會多少,早已忘了。
不過看看自己的部落格,當時的訓練,應該或多或少是有用的吧。
寶塚─月組「The Scarlet Pimpernel」(紅花俠)&寶塚英國風庭園
2010年05月03日 11:00
寶塚大劇場
月組『The Scarlet Pimpernel』
霧矢大夢‧蒼乃夕妃
第二次寶塚現場觀劇,之所以選擇紅花俠,
是寶塚fan的朋友大力推薦。
話說寶塚嘗試各類戲劇,西洋風、日本古裝、中國劇等,
瘋狂支持寶塚的友人,推薦還是西洋華麗燕尾服及蓬蓬裙,
說是閃亮亮風格,果真最能抓住人心。
關於現場演奏音樂的表現,心得大概與上次差不多,
實力不強,現場演奏由於技巧不紮實,
感覺上是配合著演員的歌唱,才硬是把場面撐起來。
月組剛登上top首席演員的霧矢大夢,長相並不是我喜愛的類型,
但她耍帥的功力十足,看得也開心。
讓我回想起之前看的寶塚男役專訪,說是一些極度耍帥的動作,
在真正的男人身上耍來,可能太過做作,
反倒是清秀女性來飾演,效果十足。
劇情最後是場鬧劇草草收尾,仔細想來整齣戲bug還真不少
但在鬧劇之後立刻接著的,是閃亮亮粉紅大腿舞,
而後帶出寶塚瘋狂華麗大階梯,
被那七彩霓虹燈閃過之後,劇情如何浮濫芭樂,我也忘得一乾二淨。
與同行的龍之介討論過後,倒是有些新感想。
在寶塚,我猜想演員是沒辦法表現太多自我的。
寶塚就像一間很大的偶像演員製造工廠,
也許這種重團體、不重個人的培養,
就是日本社會的強項吧,令我不禁聯想到傑尼斯與早安家族,
另外也曾讀過一本書,作者將祇園的舞藝妓,拿來與寶塚產業作比較。
大家接受同樣嚴格紮實的訓練,演出同樣的戲劇,
舉手投足都是被設計過的帥氣(當然每個演員隨著個人特質還是有差異),
加上音樂及劇情安排,都很流水帳,節奏又非常快,
沒有太多讓演員深入表現情感的空間。
相較於百老匯,音樂能夠深沉、能夠寂靜,
就算沒有閃亮亮,演員的功力也真能獨角戲撐起全場。
不過票價算是便宜,演出手法又很大眾走向,
舞台裝置極大手筆,果真是專屬劇場及龐大劇團才撐得起的場面,
偶爾欣賞,當作娛樂,果真開心又划算。
如果能將一般娛樂提升到寶塚程度,那社會整體的文化鑑賞力必定能夠向上許多。
因為是看十一點場,中場休息正逢午餐時間,
觀劇前可以先在入口訂各家餐廳的餐,不過休息只有三十分鐘,
就算進餐廳也無法輕鬆用餐,因此先買了個麵包裹腹。
在此推薦寶塚Hotel的甜甜圈,現場有販賣。
兩點多結束後,再到入口隔壁フェリエ(Ferie),點了すみれランチ(堇套餐),1500圓,意外地好吃。
用完餐後,憑當日票券可免費參觀旁邊的英國風庭園,
也許是近來氣候多變,根本沒開什麼花,草草繞了一圈,便離開了。
靜岡濱松─樂器博物館
靜岡縣濱松市樂器博物館
開館時間:9:30~17:00
休館日:每月第二、四個星期三、年始年末、其他臨時休館
單純為了旅遊而企劃旅遊,翻閱資料時總會有些意想不到的樂趣。
目標設定靜岡,右半邊的旅遊聖地伊豆半島卻遠超出可接受距離,
左半邊適合觀光的地區看來便是濱松,
仔細一查,才發現濱松是個「樂器聖地」。
樂器聖地最有名的莫過於是,擁有全日本鋼琴百分之百的獨占產業。
不僅日本樂器三大品牌──YAMAHA、河合、Roland,本社皆設於此,
還有許多配合樂器聖地的設施,像是樂器博物館、很大的YAMAHA店舖、
配合友好姊妹市華沙所設的蕭邦肖像(今年正值蕭邦生誕兩百週年) 等。
樂器博物館在車站周邊,入口很小,面積也不廣, 第一展示區─日本及亞洲各地民族樂器 體驗區有許多供玩耍的各國樂器,除了常見的鋼琴、吉他, 以下選了一些有趣的照片配上介紹文字與大家分享。
入館只要四百圓,但展示內容卻是出奇地多。
常設展區分好幾部份,皆可拍照:
第二展示區─世界各地民族樂器
第三展示區─鍵盤樂器歷史
第四展示區─日本國產西洋樂器
體驗室
參考圖書室
這裡擺著許多樂器的「本尊」,就算接觸音樂那麼久,
能叫出名稱的樂器卻僅限極少數,這次實在讓我大開眼界。
大多都能戴起耳機試聽音色,有些還配合演出片段供觀賞。
鍵盤區是這間博物館的重點,大概因為濱松本身出產鋼琴,
由最早的大鍵琴(Cembalo)、翼琴(Clavichord),一直到復元最初製作的鋼琴,
曾流行一陣子的自動鋼琴、雙邊鋼琴、以及各種「變型」的鋼琴。
不僅現場展示、音源欣賞,定時更有導覽員示範演奏,
還將琴鍵剖面做成模型,讓大家了解其中的原理。
以前只知道大鍵琴是「撥弦樂器」,無法做出強弱變化,無法彈奏較長的音符,
實際看了模型,還真的是用那短小的羽莖,輕輕撥過弦,難怪聲音如此纖細清脆。
鍵盤樂器進化到現代的鋼琴,還分維也納式、義大利式、法國式等,都有些許差異。
還有一把不怎麼正統的馬頭琴(用大提琴的弓來充數)、
一整排印尼搖竹(我家裡只有一個八度無半音), 中國編鐘,及各式各樣的敲擊樂器。
日本樂器區也有日本箏供體驗,還有譜例教入門樂曲「さくら」。
博物館販賣區也非常熱鬧,有太多音樂相關的小玩意兒可供挖寶,
仔細逛來,這裡真是花上一整天都不閒膩的好地方。
左圖為大鍵琴,右圖為小型撥弦鍵琴(spinet),特別的是這兩台都是現代製的電子版。
這台攜帶式鍵琴有三個八度的鍵盤,把鍵琴的撥弦裝置縮小在箱子裡,可帶出門演奏。
管風琴
翼琴(Clavichord)
在鋼琴發明前,這是歐洲最普遍的鍵盤樂器
但音量小、無法演奏快速樂句
大鍵琴(Cembalo)
二重奏用的雙邊鋼琴,兩面都有鍵盤
自動鋼琴(Player Piano),利用紙卷紀錄樂譜,腳踩踏板灌入空氣,
空氣通過紙卷上的孔,帶動鍵盤演奏音樂。
1920年代隨著留聲機、廣播的普及,漸漸消失。
右圖是紙卷的第一面,寫有曲名以及速度。
這是用按鍵來決定音高的提琴,從此之後學提琴的朋友們就不用愁總是音按不準了!
琵琶系家族左至右:魯 特琴、Oud(中東) 、琵琶、日本琵琶
歐洲最古的弓奏弦樂器
故意做成喇叭形狀的提琴
現場有示範影片,事實證明沒有共鳴實在很難聽
棒狀小提琴
當時有股風潮把樂器和 其他東西結合,棒狀小提琴就是為了攜帶方便製造的,
但一樣沒有共鳴音色不佳
印尼的大樂器,兩人演奏一組
韓國箏,用弓拉奏,這是現場播放的影片檔,很抱歉但我覺得實在不好聽
樂器體驗區的印尼搖竹(Angklung)及中國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