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累積的事情



最近在做一些累積的事情。
包括了讀書、學習新語言,以及重拾了很久不曾認真做的事情──練樂器。

好像有一個文章,說是一萬小時的練習時數,可以造就一位還不錯的職人,
(若有朋友記得原文也請告訴我)
這麼算來,國小至高中,雖然很混但每天主副修應該少說也有練個一小時,
加上每天學校各類音樂訓練課程,大概平均一天有兩小時,
3hrs x 365 x (國小四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 10950

所以照理說!我應該有機會成為一位音樂演奏者的,吧?
我卻又花上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把這些技能放諸水流。

但看來那所謂一萬小時累積點數理論,還真有道理,
當我重拾練樂器這件事情時,雖然是不同樂器,
卻會慢慢回憶起練琴的種種:包括對節奏旋律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練琴的方式。

我把以前從鋼琴老師那兒學來的練琴方式,依樣畫葫蘆用在現在的樂器上面。 

遇到難的樂句,節拍器從六十開始,慢慢往上加,
如果是一連串的十六分音符,用慢速彈奏仍然不順暢,
那麼就改用附點的方式練幾遍,再把附點倒過來練幾遍。

曲子分段練,一個個小節來,接著再把小節串起來,
小節串樂句、樂句串段落、段落串整首,
 一樣從慢速起,漸漸加快,
最後的練習速度,要比真正實際演奏的速度再快一些,
才能保證能夠自由自在做出曲中的各種變化。
 
音樂果然無國界!
(最近才發現小時候聽到覺得是「廢話」的理論,一句句都隨著年歲增長而被自己驗證)

倒是長大之後發自內心而練琴的感覺,
和小時候的責任感完全不同。
該怎麼說,小時候是未曾經過選擇而半強迫練琴的,
長大後則是在外面繞了一圈回來,發現自己真心喜歡音樂而練的吧。
而且長大之後是有自覺地了解這些累積起來的基礎,有多重要,
不像小時候總排斥練音階、練習曲,自以為是地只想把大曲子演奏好,
 卻忽略了再怎麼大的曲子,還是由音階這些小單位的音符組織起來的。
 
......雖然,我仍然懷疑自己對音樂,是真心喜歡呢,
或是因為那一萬小時的累積,使得音樂已經離自己的生命太近,
像是陰魂不散似地周旋在我人生當中而永遠逃不開呢。

  

倒是每天花一小時來練習,並且配合以前練樂器的經驗,
到目前為止成效還不錯,雖然離目標還遠得很。

最近拿到了老師幫我申請的第一張「免狀」,
是正派邦樂會(註)的「箏曲科普通部」合格, 

不久後應該也能拿到第二張免狀了。  再接再厲。

 

註:正派邦樂會,日本箏曲生田流中相當大的組織,並獲日本文部省認可,
  也是日本箏曲流派中,少數有嚴格考試檢定制度的組織。現今家元為中島靖子。
  

2 則留言:

  1. 來源也許是這個?

    《異數》作家葛拉威爾 創意來自一萬個小時的練習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846



    還蠻不錯的書

    回覆刪除
  2. 文萱,我又回去戲曲學院工作了,還是行政,不同的是,這次

    在京劇團。

    你面對音樂的疑惑,正如我在京劇領堿擲下的青春,每次聽芳

    英老師談起自己從前是怎麼樣認真、熱情的學習戲曲,我就更

    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為喜歡京劇而一直從事相關工作,還是坐

    科八年數萬哩程的努力,和青春歲月換來京劇緊貼著生命歷程

    的黏綢度使然。

    總之就是結下了「不解」之緣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