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筆記]藝術‧故事‧技術

日本某校平成十九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一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創作藝術,是將自己的感性及理性結合的行為。

即使對事物擁有感受性,若沒有理性,便無法將事物表現出來。


也就是說,在自己心中,就算有很好的故事,


若沒有創作的技術,例如寫文章的能力、繪畫的能力、作曲的能力等,


便無法創作藝術作品。


由此點看來,想成為好的藝術家,


需要的條件絕對不僅是「才能」及「感受性」而已。

此處舉自己作曲的經驗為例子。

我受故事感動時,腦中常會浮現很好的旋律,這是一種才能,

但就算我能夠哼出優美的旋律,我也無法寫出交響曲。

我能夠創作的,只有運用熟悉的樂器,寫出一首小品而已。

這是因為我沒有經過學習,因此沒有「技術」。

也就是說,擁有足夠的感性,理性卻不足。

而且,作曲就像是建築。

即使有靈感,若缺少技術,就只能蓋出小房屋、或是寫出短的樂曲,

而無法寫出長篇樂章。

若是勉強自己寫長篇樂章,便會有所缺陷,

像是結構太弱、或是段落的連接不自然等等。


莫札特小時候被稱作神童,他一生之中,

常被人說:「與音樂相關的,你絕對沒問題。」

但神童及作曲家,其實是兩回事。

身為作曲家的莫札特,為了得到世人的認同,做了許多努力。

他曾說過:「也許沒有比我更努力的作曲家了。」


擁有才能就能成為藝術家,這是錯誤的想法。

相對地,若擁有技術,卻沒有才能,

那麼便不能稱做「藝術家」,而只是「匠」罷了。

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感性及理性的完美結合,

也就是才能與技術的結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