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筆記]藝術‧真理‧解釋

日本某校平成十八年「美學‧藝術史」考科
第一回碩士入學第一階段考古題申論試寫



Doco:考題試寫,對錯不論,深淺不談,請多包涵。

原試寫為日文,試譯為中文。

感想,範圍很大捉摸不定的命題作文,還要考慮教授喜好,絞盡腦汁啊!



藝術即為真理───對於此問題,我們也許會抱著否認的態度,

但實際上接觸藝術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以「相信」的態度來接觸藝術。

的確,藝術作品的內容,不僅是在於外表。

例如題名『噴泉』(註)的這項作品,作者杜象所要表現的,

絕對不僅是外表呈現的「小便斗」形象。

又,若有一本小說題名為『書信』,

作者並無必要,將真實的書信內容,原原本本呈現在讀者面前。

但我們在接觸這些作品的時候,常常會以「相信」、「接受」的立場來面對,

接著再以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來分析作品的真實性。

若對作品的內容沒有任何疑慮,更可能就此全盤接受。



在此出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作品可能是一種欺瞞的手段。

例如題名為『書信』的作品,特意使用了讀者常見的「書信」一詞,

來說服讀者相信,但其實內容可能並非作者的真實體驗,甚至是虛構的世界。

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成了作者所設的圈套,也可說是使觀賞者相信的一種裝置。

相反地,杜象使用『噴泉』這個題名,

觀賞者眼中看到的卻是「小便斗」,

也就是說作者故意造成觀賞者的不信任,讓觀賞者進一步思考。



由此可見,藝術並非「真理」。

但如前述,人們最初接觸藝術作品時,傾向以「相信」的立場來接受。

因此回顧歷史,政治及宗教權力者,利用藝術作品控制人心的事件,不在少數。

也就是利用了「藝術即真理」這樣的思考方式。

此外也可得知,作品的題名,對接受者在解釋作品時、以及作者在構築作品時,

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羅蘭‧巴特主張「作者已死」,意指解釋作品時,接受者是自由的。

但創造出信與不信、以及解釋空間的,的確是作者本人。

主張「作者已死」時,也許反而再一次強調了作者存在的重要性。



註:杜象(
Marcel Duchamp,1887~1968)於1917年發表的作品,使用了現成的小便斗,展示於美術館,

題名為『Fountain』。此作品成為二十世紀現代美術的重要里程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