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指導教授是主辦人之一,
便趕上台北打工,見到了幾位教授,
包括在京都交換學生時受其照顧的教授,
以及碩士論文口試委員,等等,也聽了幾場演講。
本來對研討會也沒太大興致,畢竟自己所知太少,
學者們的研究都太深奧難懂,
想說當個工讀生打打雜便了事,
整日待著卻也無聊,索性聽了幾場,竟不少有趣收穫。
研討會內容包羅萬象,在幾十場發表當中,
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倒不難。
開幕主題演講是林文月教授,
擔任主持的則是林教授當年的同學─鄭清茂教授,
兩位足夠代表台灣的重量級學者,
講「平岡武夫教授的『白居易』」一題,
做為日本漢學會議的序幕,真是再適宜不過。
日本漢學研討會的確是個特別的場合。
這次的副標題是江戶時代,
只要江戶時代中與中國傳入有關的,皆可為題,
因此文學、儒學、佛教、繪畫、音樂等,
網羅各領域學者,橫跨六國。
那麼也是這樣國際性、跨領域的場合,
才能夠做到一些其他會談所無法達成的對談。
「論大坂繪畫與明清畫」中谷伸生教授如是說,
「一直以來,日本美術史的研究,皆是放在日本這個框架中進行的,
我認為之後的研究,應該要將日本美術史放到整個東南亞的脈絡之中做分析,
才是今後應該走的方向。」
的確,當我們論日本佛教美術,談的是中國朝鮮的由來及思想,
論明治維新後日本西洋畫壇,不外乎高橋由一、東京美術學校、黑田清輝,
論日本浮世繪則是江戶庶民文化,
論日本文人畫,也許與中國文人畫扯得上那麼些邊,
卻由於「文人畫」在中國並無明確系統可循,而缺少了論述空間。
日本這一連串東西交會所碰撞出來的火花,
若放置在整個東南亞的美術潮流中觀察比較,究竟又會是怎樣的一番面貌。
也是這樣多元化的國際研討會中,
才能夠拋出這樣大規模的問題,讓大家思考。
能夠有這種機會,集合世界各地跨領域的漢學研究者,
發表、交流、討論,不愧是有意義的一大工程。
會後與指導教授─朱秋而老師共進午餐,
聊了老師手中的研究、以及自己今後的預定,
受朱老師指導已有三年多,
老師雖是以日本文學為主要研究,
卻對日本整體文化有著多方面涉獵,
當初我義無反顧提出想做美術相關,
老師並無阻擋,給了我幾個大方向以及幾本美術參考書目。
(因此接觸到高階秀爾教授的文筆,
震撼於論文寫作竟能兼顧理性及感性、條理性及優美)
朱老師在研究上的成就以及待人處事的態度,
使得她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得處理,
卻又時時刻刻心中掛念著學生們,隨時不忘關切學生近況。
總喜歡與同學們開玩笑說老師是神樣般的存在,其實也是肺腑之言來著。
研討會過後,雖然工讀費補貼交通仍然不足額,心中卻慶幸能夠在這樣的場合盡了一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