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7日 星期一

新天新地-蕾菲布

去了新天新地,兩個字加個臉,感動 T_T

一進門就詢問老闆,說是某音響店老闆介紹我來的,

想要買一片很讚的法國小提琴,以及超級特別的德布西。

老闆二話不說馬上開始熱機器,

然後搬出法國鋼琴家Lefebure的所有作品,

細細幫我介紹一遍。

老闆對西洋史及音樂史的了解十分透徹,

因此我提出的問題幾乎都能得到解答,

他用很多歷史背景及表現手法的觀點去分析,

加上老闆聽過的音樂之廣泛,可將各方演奏的詮釋拿來比一比。

和老闆聊天(其實都是聽老闆在介紹),十分過癮。 

蕾菲布這位法國的鋼琴演奏家,

有她獨特的「音色系統」,

在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時,可以完全轉換不同的音色系統,

甚至聽不出來是同一人的演奏。

較特別的是她演奏的Debussy。              

從小練習德布西,得到的概念不外是「模糊的印象派」、「輕柔」,{###_doco/12/1094568067.jpg_###}

老闆認為這是不對的。

印象派的畫作,雖然是以許多點構成的,

但光影十分強烈,色彩鮮明,

照理說不應是陰柔且不清楚的。

尤其是法國人對色彩的敏感度極高,

德布西的音樂,以縱向來說,

(所謂縱向是指一般所稱的和聲,橫向則是指旋律)

他表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個和聲,

而是用那整個音響,呈現不同的「色彩」。

因此演奏印象派的音樂,要怎麼控制音色的色彩,

使其清澈燦爛,是一個重點。

蕾菲布的演奏便是如此,音十分清楚,比起一般的演奏者強很多,

是很開朗的、很明亮的、色彩十分強烈的。

這倒是解了我多年來的疑惑。

小時候從鋼琴老師那兒得到的知識,

以為印象派就是「模糊不清、曖昧不明的印象」,

和後來自己接觸了西洋藝術史,

學到印象派最大特色是光影和色彩,

兩種概念似乎有點出入。

蕾菲布的德布西是她晚年最後一張專輯,

接著老闆又放了其他曲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舒伯特。

那種音色的均衡及適中,不溫不火,

很古典,很浪漫。

那個時代的浪漫情懷不是放縱,

而是深藏在每一個和聲變化之中,

必須小心掌控其細微之處。

仿大鍵琴音色的巴哈、璀璨的李斯特、美麗的舒曼,

最後我挑選了這張。

舒曼及拉威爾。

是因為我愛極了拉威爾鋼琴協奏曲之中,綻放的裝飾音。

就這麼和老闆聊了兩個多小時,

從音樂史、演奏家,一路聊到音樂系的生態,欣賞音樂的角度等等,

流連忘返。

6 則留言:

  1. 多口漿也要加入新興宗教了嗎? @_@

    回覆刪除
  2. @_@;;;

    如果老闆真的開了音樂史講座,

    我真的會每星期去朝拜 +_+ 糟糕

    回覆刪除
  3. 那我也一定要找一天去瞧瞧!!!

    回覆刪除
  4. DOCO



    我就是本文中的那個「老闆」^^



    我在新天新地的網頁設了蕾菲布專題



    可不可以把你這篇文章收進來呢?


    回覆刪除
  5. 老闆~~~~

    天哪老闆竟然跑來了,

    我真的覺得,我寫這篇很丟臉耶,哈哈哈 ^^;;;



    過幾天我把文章重新整理一次再給老闆喔 ^^

    感謝厚愛啦~



    然後我要寫信和老闆報名明天的講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