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天保山遊克林姆





三多利美術館[天保山]

克林姆、席勒 維也納世紀末展

2009.10.24-12.23




就是這樣一張海報,讓我幻想著被克林姆作品環繞身旁的情境。

傳單、文宣介紹,重點極力放在克林姆及席勒,及海報上這張名作《女神雅典娜》。



二話不說前往大阪。

展場逛了三分之一,雖然有許多經典作品,卻不見克林姆蹤跡,

正在納悶時,只見拐彎處排長龍,原來許多觀客排隊等著一睹風采。



對克林姆的印象,大概是不亞於日本狩野派的金碧輝煌,

以及那伸長了脖子、充滿浪漫且濃情蜜意的作品《吻》。

曾見電視介紹,徹底剖析克林姆《吻》,

說那華麗的金色世界、以及平面及裝飾性風格的構圖,

其實來自於日本浮世繪,尤其是琳派的影響。



展出的畫作並不多,五、六幅,每幅卻都能給人印象之深。

有的是畫中有框、框中有畫,畫中的框,框外框內是兩種筆法兩個世界,

有的是畫框自成了奇特的半圓,畫中人有立體感,背景卻是一片金色燦爛,

似乎連我身處的時空都隨之錯亂。

還有用畫框木頭,將畫切成奇異的三等份,左右兩等份有著類似日本屏風的背景,

中間卻是西洋風格的畫,好似從一個奇異的視角在窺視世界。

每個作品似乎都像在訴說一段神話故事,等著觀客運用想像力去體會。



但克林姆及席勒的作品,事實上並不多,大概只佔展場四分之一,

當下其實好生失望。



逛完畫展,照慣例在美術館賣店轉了一圈,想買張明信片留念,

卻怎麼也挑不出中意的。

雖然早就知道印刷品總是失真得多,

但卻頓時領悟,這項法則尤其能夠用來形容克林姆。



克林姆的繪畫特質,不知怎地,到了印刷品,

竟然完全表露不出魅力!



回頭細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大量使用金箔,在印刷上容易失真。



二是平面表現手法。

他的作品常有將平面表現(據說是受浮世繪影響)及西洋透視法融合在同一個場景的表現方式,

這種平面融合立體的表現,若是印刷在書本上,由上往下俯瞰,不容易體會。



三是畫布形狀。他的作品畫布形狀,常隨著主題而有所改變,

據說肖像畫使用正方形,而不是傳統的長形,

是為了讓中間主角人物的兩旁,背景有更多空間可擺放裝飾,

這些平面裝飾,和呈現立體的畫中主角,形成了一個奇異的對比。

當然畫布的形狀更難以表現在刊物上,可能只會被當作美工排版時的巧思而已。



四是畫框。現場注意到了幾幅畫的畫框,

都是配合主題而設計過的。有些畫框上還寫了與作品相關的字詞,例如以下這幅《女神雅典娜》即是。







但印刷品上卻常省略畫框。

甚至有一幅作品,特地用木頭框將畫布框成三等份,製造出視覺效果,

在畫布上的這兩段木頭,印刷時卻被省略,而效果驟減。



回想至此,便感這次的觀畫經驗,實是滿足的,

即使只是幾張圖、幾分鐘,只佔了人生中的那麼一個瞬間。

2 則留言:

  1. 去看展真的蠻值得 還有學生前賣券 :P



    其實 我不懂畫

    從小到大 從來沒有在美術課上得到讚美 我知道我實在是不會畫

    我不懂美學

    小時候曾經站在蒙那麗莎面前 卻也只是覺得 哇 好大一張畫(可見當時多小)

    大部分的時間 總是在雜誌課本上看到畫 也覺得無所感受

    長大了 漸漸有機會到處去看展 原本只是在各個城市停留時 當作景點參觀

    但是慢慢地開始感受到 展場的氣氛 作品的表達 觀展者的互動等等



    大部分的時間 我一個人去看展

    這次有人可以討論 真開心



    金不是個普通的顏色 克林姆的金 讓我感到強烈而不浮誇

    我想是整體氣氛掌握的好吧 雅典娜的黃金面盔 不由得讓人注目他堅定攝人的眼神

    運用框架的分割 在畫中超脫出幾重世界 是不是我也在畫裡面呢?



    就像你說的

    印刷果然無法完美表達原畫的美

    這也是為什麼值得去親身(不只是眼)體驗站在那幅畫面前的每一種感受

    一期一會 一眼 一畫 一展 一地 一感

    回覆刪除
  2. 完全同意,Klimt的畫

    離開了畫布

    就失去了最主要的魅力

    (網路上看檔案倒也還勉強不那麼令人失望

    印成紙張

    就真的不行了呢)

    因此沒有買過任何一張他的畫作的明信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