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能樂──道成寺
《道成寺》不僅是故事本身有名,而且還是能樂當中的大作之一。
道成寺故事來自安珍與清姬的傳說,
每個版本稍有出入,但大致內容如下:
僧侶安珍到熊野一帶參拜,
路經紀伊國(現今和歌山縣),村長女兒清姬對安珍一見鍾情,
但安珍身為僧侶覺得不妥,便藉故參拜完後回程再來訪,
卻偷偷繞道欲渡過日高川。
發現受騙的清姬追到川邊,見安珍乘舟而去,
便化作一條大蛇緊追不放。
安珍逃到對岸的道成寺當中,躲進大鐘裡,
大蛇追至寺中,纏住大鐘,並噴出火燄包圍大鐘,
將鐘及安珍燒毀,傷心至極的清姬便投入日高川消失。
日本許多傳統藝能以此故事為題,搬上舞台。
如能樂《道成寺》、歌舞伎《京鹿子娘道成寺》、另外還有例如長唄、舞踊等等,
至今仍有許多嶄新的創作不斷上演。
能樂的《道成寺》,甚至被稱為能樂師的「畢業公演作品」,
如果能夠將《道成寺》演好,便表示這位演員,能夠獨當一面。
為什麼呢?以下先簡單介紹能樂《道成寺》的劇情,
配合各角色出場順序來介紹。粗體字部份為各角色。
道成寺劇情介紹:
後見(在能舞台後方協助演出,相當於幕前工作人員)
後見將大鐘搬上舞台,並由「鐘後見」協助將大鐘懸掛在舞台中央。
紀州道成寺‧寺院住持(ワキ,指能樂中的「配角」)
住持出場,表示寺院長年沒有大鐘,
現今新鐘落成,將舉行供養法會。他叮嚀所有人,不准讓女性進入。
寺男(オモアイ,擔任劇中狂言角色)
寺男宣布今日為法事,女人不准入寺。
白拍子(前シテ,指能樂中前半場的「主角」)
(白拍子指以男裝表演歌舞的藝人,多為女性)
白拍子登場。向寺男表示想為法事獻舞,寺男起初拒絕,後來卻准許通行。
白拍子入寺。戴上烏帽子起舞,此段為《道成寺》重點舞姿,稱「亂拍子」(らんびょうし)
舞步由慢至快,長達二十多分鐘。
突然一聲巨響,原來白拍子趁著寺人們不注意,
躲進了大鐘之內,大鐘落下。
兩位寺男惶恐,互相推責任,要對方與住持報告。
總算在一陣喧鬧之後,寺男和住持報告事情源由,
住持緩緩說出不准女人入寺的原因,就是出於以前的那段傳說(傳說內容請見上述安珍與清姬故事)。
住持與僧人們合力作法,好不容易大鐘又升了上去。
蛇(後シテ,指能樂中後半場的「主角」)
大鐘中出現的,是一隻蛇妖,戴著「般若」面具。
住持與僧人不斷對蛇妖作法,展開激烈的戰鬥,
蛇妖終於撐不住而退場,最後「碰!」地一聲,投入川中。
以上是簡單的劇情介紹。
接下來要談這齣戲之所以被稱為大作、被稱為「能樂師畢業發表作品」的原因。
一是「鐘」、二是「亂拍子」。
----------------------------------------------------------------------------------
鐘──
能樂師除了訓練舞台上的「演技」(有演有舞有唱,包羅萬象)之外,
其餘時間可忙得很。
戴面具、換衣裝、整理假髮,這些事情全都是能樂師自己來的,
而且除了演技,還要練地謠(伴奏的歌唱)、背台詞,
有些人為了更熟悉各聲部,還會學能樂裡的樂器。
當然,道具也是要自己製作。
於是這個鐘,可重要了。
鐘的骨架是用竹編成的,下面邊緣再放鉛塊,增加重量,
外面覆蓋上綢緞,整個鐘的重量大概與一個人相等。
鐘的內部機關重重,包括主角要在裡面變身的一切道具,
面具、杖、針線(換裝用)等等。
當然這個鐘,是主角自己負責製作的,而且鐘的製作方式,
一切都是秘傳,甚至書上介紹說,在鐘出場之前,
擺在後台要用屏風擋起來,一切機密不准外漏。
道成寺的舞台上有很多人,其中所謂「鐘後見」,
就是為了在劇中把鐘吊上吊下。
而能舞台的「笛柱」(由觀眾席看去,靠右後方,離笛奏者最近的柱子),
上面有個金屬環,便是拿來綁吊鐘的繩子。
天花板上為了吊鐘而裝的滾輪,
是為了演出《道成寺》而特別裝置的。
白拍子跳舞時,臉戴面具,視線非常狹窄(戴面之後的視野真的是意想不到地小!),
演員要保持正面面向觀眾,然後憑感覺抓住鐘的位置,
才能正確地站在鐘下,等「鐘後見」把鐘放下,躲入鐘中。
要是位置抓不好......據說還曾經有演員被鐘卡到扭傷脖子的。
然而,並不是躲到鐘裡就一切沒事。
趁著外面住持作法,主角要忙著換裝、戴面具,
一切都憑自己來,換下的面具及衣服,還要妥善收在鐘裡面,
否則當鐘拉起,就會發現散落一地的金蟬脫殼,窘得很。
亂拍子──
另外一個極大挑戰是「亂拍子」。
「亂拍子」長達二三十分鐘,究竟做些什麼呢?
只見演員在台上,用極慢的步伐,前後左右踏著步。
與之合奏的,只有小鼓師的鼓聲、以及小鼓師的「掛け声」(吆喝聲)。
二十幾分鐘後,步伐漸漸加快,最後主角才碰地一聲躲進鐘裡。
這半小時的亂拍子,考驗著能樂師的體力及穩定度,
在劇情當中,白拍子是藉故跳著緩慢的舞,讓寺院的人們睡著,才能趁機作亂,
而在現實當中,這半小時的亂拍子,可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整個劇場氣氛凝結,充滿緊張感,才帶得出躲進鐘裡那一瞬間的高潮。
關於亂拍子所踏的舞步,是呈三角形路線的,
有一說這是蛇身上的鱗片。
也有一說,認為白拍子左右互踏,是象徵正在登上寺院階梯。
不論如何,當下我雖然覺得這半小時也太過漫長,
但當鐘落下的那一刻,突然理解了這半小時所帶來的凝結,的確有其意義。
----------------------------------------------------------------------------------
以上介紹了能樂《道成寺》的劇情及代表性,
今天實際看完表演,心中滿是興奮,親身體驗了稱為大作的原由何在,
這部份便容我留待後續。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能樂──怎麼看?
這是個最常出現的問題、也是個最難回答的問題,
也是我最想理解的問題,所以,我在標題上打了個問號。
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和我一起來解這個問題。
能樂集大成的世阿彌(約十四~十五世紀),在他的著作中,
將「能」這個字拿來做「劇」的意思使用。
於是老師說了,「能」是一種集合各種藝術的劇──
其中有工藝、音樂、服飾、繪畫、歌、身體表現、文學、詩...。
是種「綜合藝術劇」。
老師說:
可以當假面劇來看──
能面是非常美的工藝作品。
可以當音樂劇來看──
「囃子」(はやし,指笛、太鼓、大鼓、小鼓組成的樂器伴奏)的各個演奏,
都是獨具存在感的,每種樂器並不特別去配合另種樂器,
但四種一起發聲時,卻能造成一個獨特的世界。
可以當扮裝劇來看──
能樂的衣裝非常豪華絢爛,其中有部份使用「西陣織」,
是技術十分發達的織物,西陣織的發展甚至與能樂有密切關係。
扇子的製作技術也很發達。
可以當歌舞劇來看──
能樂約六百年歷史,其中的「謡」(うたい,指能的台詞及歌唱部份)、「型」(かた,指許多固定的動作),
都是經過歲月洗鍊而成的,沒有多餘且累贅的動作。
而這些今後也將繼續變化下去。
可以當詩劇來看──
「能本」(能的劇本)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文章基調是「七五調」,
七五調是日文中聽起來最優美的韻文,
因此不論懂不懂其中的歌詞,這都是對日本人來說最美的音響。
老師又提出兩種觀賞方式。
一是「只顧看」。
二是「當作劇來看」。
一呢,是要人拋掉先入為主的觀念,只顧看。
就像是到美術館賞畫、或是聽音樂會時,什麼都不想,只看就好。
可以把能當成一種「和樂器與歌的現場演奏」。
二呢,是站在「能樂是以語言的力量來做出各種表現的戲劇」這個立場來看。
只要知道了故事背景,那麼,雖然表演方式很抽象,
也可以抓住劇情來想像。
能是非常抽象的表演。
例如要表現人在賞月,舞台上並不會出現月色背景,
而是靠演員頭往上輕輕一瞥,做出看月的姿勢,
剩的就讓觀者自行想像(簡單說就是腦中補完...)。
當然若對劇碼的背景夠了解,甚至理解每句歌詞,想像起來就更容易了。
實際上在學習能樂時,會發現一個問題:
到底每個動作,有沒有對應固定的歌詞?
答案是:有時有,有時沒有。
有些動作有明顯的意義,像是賞月啦、拔刀啦、舀水啦,
歌詞中剛好提到了,那麼動作就要與歌詞一同出現,
但有些是無意義的動作,簡單說就是拿來「串場」的,
這時便不一定會對應在歌詞上。
(題外話,由於我們是初學者,不太會控制動作速度,
老師在旁邊幫忙唱「謠」的時候,
會很親切地隨著我們的動作來加快或放慢旋律,
讓歌詞能夠與動作對應。這真是奢侈的學習方式啊。)
既然動作與歌詞有對應,那麼,跳的人應該很了解自己在跳些什麼囉?
是的。我至今只學過兩曲仕舞(節錄主角的一小段舞,不著面與能裝束,以地謠伴奏),
在練習的過程中對這兩曲的歌詞內容很熟悉,
我實際感受到,這是要「融入角色及劇情」的一種表現。
但每次看同學跳著自己沒有學過的曲子,由於對歌詞內容不了解,
不論看再多次,我還是無法融入對方跳的內容,一整個摸不著頭緒。
在不懂歌詞的情況下,我無法做到上述的「二、當作劇來看」,
倒是若用「一、只顧看」的方式,會覺得輕鬆愉快好吸收。
因此我傾向稱他「能樂」而不是「能劇」,
在不懂劇情時,把他當作配合著音樂的「舞」來看吧。
精鍊又沉穩的動作及充滿人聲共鳴的音樂,
日本式的「舞」,與其他民族追求華麗或跳躍的表現,完全相反。
我很喜歡地謠的共鳴,我總覺得日本的音樂不是向上發展的、不是跳躍的,
而是由人的身體內部、生命根部,傳出來的一種聲音,
西方音樂就像是在蓋巴別塔,追求穩固的地基以及與天齊高的寬廣,
但日本的音樂卻是要求每一步都貼緊地面,站得穩,
不往上求齊天高,而是與地面又穩又紮實地平行移動。
被這樣的人聲共鳴環繞,若能舒適地睡去,
那也是一種幸福的睡眠,和因為不懂感到無聊而睡著,大概是不同的吧。
能樂小鼓
小鼓,是日本常見的一種傳統樂器。
戲劇方面,用在能樂及長唄(多用來做歌舞伎的伴奏音樂),
其他像是舞踊、各地的祭典,都常使用。
對了,最近聽老師說,原來天理教也常在傳教活動等行事中使用小鼓。
我認為打擊樂器其實是日常生活中最方便的了,
隨手敲擊任何物品,都會發出或高或低的音色,
運用幾種音色,就可以擊出有變化、節奏感的拍子,
唱歌跳舞或是帶動氣氛都很適宜。
日本的小鼓據說原本也是隨著雅樂由中國傳進的,
長年下來擁有了固定的尺寸及構造,並且普及到一般民眾生活之中,
稍早之前,小鼓的普及率就像現在許多人家中有台鋼琴一樣,
閒暇之餘,打個節奏唱首地謠,豈不快哉。
時至今日,在畫作當中看到小鼓的機率,可能還比親眼所見機率高。
有許多江戶時代的美人畫,總喜歡畫個美人手持小鼓,
倒是美人看起來太過纖細,似乎手無縛雞之力,可能沒舉個多久就會手酸吧...。
在練習小鼓的過程中,的確最難克服的就是「手酸」。
我參加了三年的傳統戲劇營,其中有小鼓課程可以加選,
我便加選了三次,每次上個五~六堂課,學首曲子,上台發表。
第一年及第二年,光是忙著把曲中的節奏背好,
第三年,只有我一人加選小鼓,成了一對一的個別課,
便有許多單獨請教老師的機會,也越來越喜歡這項樂器。
但,每次課程事隔一年,仍然難以克服手酸,導致現在嚴重筋骨酸痛。
以下簡單介紹小鼓構造、能樂中的小鼓、以及基本演奏技巧。
小鼓構造
小鼓的基本構造可分為「胴」和「革」。
「胴」是木頭造的鼓身,有點類似啞鈴的形狀,
上面塗漆,有些高級小鼓上面會有裝飾花紋(漆器裝飾花紋稱「蒔絵」),
好的「胴」可用上幾百年。
「革」是指上下兩片鼓皮面。將馬皮張開後周圍用鐵圈固定,
好的皮,同樣也可以用上百年。
還有把「革」及「胴」綁在一起的橘色粗麻繩「調べ」,
以及在「調べ」上面綁著一條小細繩,用來勾放左手小指的「小締め」。
另外,也許稍微注意,會看到小鼓奏者在舞台上「沾口水」,請不要太驚訝,
其實是為了把裁成小條的「調子紙」,用唾液黏貼在鼓面上,
用來調整濕度,變化小鼓微妙的音色。
樂器有項很有趣的特性,就是保留許多「調整」的空間。
因為樂器隨著時地及人的不同,音色變化的彈性空間很廣,
需要因應外在變化來做調整,才能每次都做出最好的表現。
能樂中的小鼓
能樂裡面用到的伴奏樂器有四項─太鼓、大鼓、小鼓、笛,總稱「囃子」(はやし)。
太鼓可有可無。沒有太鼓的稱「大小物」,加上太鼓稱「太鼓物」。
這四種樂器依太鼓、大鼓、小鼓、笛的順序,由左到右坐在舞台的後方(「横板」上),
也就是畫有松樹的「鏡板」前面。
附帶一提,能舞台為了表示演員所在位置,每一塊位置都有名稱。
其中在舞台中央,也就是演員開始及結束表演的這塊位置,
由於剛好在大鼓及小鼓的前面,所以這塊位置就叫「大小間」(だいしょうまえ)。
能樂中小鼓流派大略有四家:幸、幸清、大倉、觀世。
有趣的是這個流派分類,與能樂本身的分類又不同,
因此每個小鼓流派都有可能和所有的能樂役者流派合作,
這時最辛苦的是,每個流派的曲子都有些不同,
小鼓師得把所有流派的相異處搞清楚,等於是要背好幾種譜!
基本演奏技巧
小鼓的音色有四種:「Po」「Pu」 「Ta」「Chi」
「Po」:右手五隻指頭,敲擊力道強,鼓面中央,左手抓繩子「鬆-緊-鬆」
「Pu」:右手食指, 敲擊力道弱,鼓面中央,左手抓繩子「鬆-緊-鬆」
「Ta」:右手無名指, 敲擊力道弱,鼓面外側,左手抓繩子「緊」
「Chi」:右手中指+無名指, 敲擊力道強,鼓面外側,左手抓繩子「緊」
從以上可看得出來,小鼓音色不同,因素很多。
敲擊鼓面位置不同,以及左手握繩的鬆及緊,和敲擊力道本身的強弱,都有影響。
另外除了打小鼓之外,還有一項有趣的「掛け声」,中文比較近似的翻譯大概是「吆喝聲」吧!
「掛け声」在日本的樂器演奏中常出現,
奏者一邊打小鼓,一邊喊「Yo~」、「Ho~」、「Ya~」等等的聲音,
喊得力道如何,對整個舞台效果影響非常大。
能的樂曲一般是八拍子,小鼓有好幾種「節奏組合」,
大多就是以八拍子為單位來計算,偶爾有幾種是四拍子的組合。
------------------------------------------------------------------------------------------------------------------------------------
以上就我目前所知做了簡單的介紹。
最後想提我的兩位小鼓老師─大倉流的久田陽春子、高橋奈王子老師。
為什麼想提她們兩位呢?沒錯,這兩位小鼓師,都是女性。
雖然現今已沒有限制女性上舞台,
但這對女性來說真是很吃力的工作。
一直舉著小鼓是很辛苦的,我才三五分鐘就撐不住了。
小鼓奏者非常忙碌,除了顧左右手、吆喝聲,還要背好幾種流派的譜。
為了在各地演出,又得時常東奔西跑。
沒有一定的體力,真的無法勝任這樣的工作。
兩位老師都是美人,但她們的「掛け声」非常帥氣,力道完全不輸給男性,
也讓我在學習這樣樂器時,更加了些自信。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8月10日─T.T.T.成果發表會(能‧仕舞、地謡、小鼓)
Traditional Theater Training 2010發表會
時間: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17:30入場 18:00開場
地點:京都大江能樂堂 免費入場
第三次參加T.T.T.─傳統藝能訓練營(該叫做魔鬼集中營?),
也是第二次選擇參加能樂的課程。
如同過去經驗,有許多國外來的客人,
是為了這個訓練營而短期居留在京都的。
而原本就居住在京都的參加者,
有些人選擇在訓練營結束之後,直接到老師門下繼續進修。
因此像我這樣參加三、四次的,其實不多,每年大約一兩位。
我卻沒有選擇到老師門下,
因為平時還有其他的技能要練習,
沒辦法不中斷地學習能樂,
乾脆每年利用暑假撥出三星期,每天花上四五小時(加上交通大概六小時),
練好一曲能樂(仕舞)、一曲小鼓,並且正式在台上發表。
這樣三星期的密集課程對我來說,還有種「激發潛能」的急迫感。
不過今年卻猶豫著明年繼續參加的可能性。
因為我發現去年學的內容,身體早已忘記,
等於是又花上了一些時間重新來過。
我必須快點起喚起之前學過的內容,
才能將多餘的時間用心去體驗其他方面,
包括怎麼把「型」做得更漂亮、以及咀嚼歌詞意境等等。
幸運的是,今年能樂組人數很少,只有四人,
每個人分配到的指導時間比以往更長,
因此還是學到了許多不同於去年的內容。
甚至今年的小鼓課,只有我一個人選修,
於是我得到了一對一授課的機會,學費價格不變,真是豪華!
與去年同樣的感想則是:比起看能,我更喜歡自己跳能。
透過能樂中的各種「型」,讓身體保持著穩定感,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還有唱「地謡」時,那種從身體底部發出來的聲音,
非常有抒解壓力的效果!
能樂對我來說,有點像是「精神修行」的效果。
雖然平時到能樂堂看能,還是會有點想睡……。
今年擔任演出內容如下:
能─仕舞‧羽衣
能─小鼓‧小袖曽我
能─地謠‧国栖
入場免費,進出場自由,
除了能樂,還有狂言及日本舞踊,
雖然是初學者們的演出,
但還有老師們的番外,值得一看,
歡迎在京都的朋友來觀賞。
相關閱讀:
2007年
8月13日─TTT成果發表會(日本舞踊、小鼓)
「賎の小田卷」─静御前・義経
2009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