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8月6日─T.T.T.成果發表會(能‧仕舞、地謡、小鼓)
Traditional Theater Training2009發表會
時間: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15:30入場 16:00開場
地點:京都大江能樂堂 免費入場
表演約兩小時,有學員們的結業發表,
包括能、狂言、日本舞踊、小鼓,以及老師們的專業演出。
表演途中可自由進出場。
兩年前參加這名為「T.T.T.」的傳統戲劇工作坊,
嚴格的三星期每日四小時訓練,學習日本舞踊,
讓一向手足不協調、運動神經不發達的我,
接受了一場身心的洗滌...。
其實兩年前是想報名能樂的,不知怎麼就被分配到日本舞踊組了。
今年二月接到傳單之後,因為眼前還有場考試,
於是用盡90%的理性把自己勸退。
直到七月初,報名早已截止,朋友來邀請,
說是今年人數少,問我還想不想參加,
因此那剩餘的10%感性就爆發了,立即衝往藝術中心繳交報名表,
終於參加了夢寐以求的能樂組。
若是直述結論,今年的肢體協調比起兩年前好很多,
我不單認為這是因為學過日本舞踊的關係,
畢竟還是差異很大的表現方式。
包括在人前動作、在眼光注視下表現,
比較不會慌了手腳,或是看不清自己的全身運作,
這應是心境上有所改變,關於這私人部份且讓我暫時保留。
倒是兩年前對「能」,是一頭霧水,
今年仍然是一頭霧水,但卻覺得能樂動作真是帥氣,
每日跳著跳著,雖然疲累,心情卻好了起來。
有趣的是,日本的傳統藝術,是用許多固定的「型」所串起來的,
而這些型經過時間的洗鍊,精簡成最漂亮、最不多餘的「型」式。
能樂組中有些西方人,由於體型以及原本動作習慣的不同,
他們做出了因為體型或習慣限制、而模樣特別的「型」,
雖然這在能樂中是不正確的姿勢,卻只是他們才做得到的,也是一種個性表現,
偏偏這些錯誤的「型」,在我眼中,就不美麗。
我試想可能有以下兩個因素。
一是,也許我已習慣日本傳統藝能的「型」,
二是,能樂真的抓到人類共通的美。
以上兩個因素都有可能,但如果二是成立的,
那麼能樂究竟是怎麼抓到人類共通的美呢?
雖然實際接觸學習了能,但他在我心中仍是一個神秘的藝術形式。
回歸正題。
我擔任演出的有以下三個節目:
能─仕舞‧経正
「仕舞」指的是能的其中一段落,以非正裝形式上演。
也就是我身著「袴」,而非正式演出和服及戴面具,
表演「経正」這齣劇的其中一段。
能─小鼓‧小鍛治
這是能樂後方伴奏的小鼓。兩年前也參加過小鼓課程,
今年聽到小鼓清亮聲響,果然忍不住又報名了,因此最近疲勞度狂上昇。
能─地謠‧猩猩
這部份是所有能樂成員及老師一同擔任後方演唱,
由其中一位老師,配合著我們的演唱,表演仕舞。
當日表演狀況如何,目前無法預期,
但還剩兩日的練習時間,我會盡目前所能做的最大努力而前進。
關於卷頭照片,這張是戴能面具的體驗,
一般來說面具會比人臉小,讓人臉下巴能夠突出,
表示這個角色是由「人」所扮演的。
但因為我的臉太小,造成了面具大小剛好,頗是微妙。
友人曰,戴上能面之後,比本人還正。
相關閱讀:
2007年
京都芸術センター「TTT」─日本傳統藝能工作坊
8月13日─TTT成果發表會
「賎の小田卷」─静御前・義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能面很酷
回覆刪除祝 表演順利
披露目~
回覆刪除初日祝~明明就一天(笑)
我覺得都可以來個満員御礼(爆)
不好意思這位太太現在中毒太深......